k6是新興的性能測試框架,比肩jmeter,另外測試腳本使用js,更加適合自動化的架構。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建站堅持“要么做到,要么別承諾”的工作理念,服務領域包括:成都做網站、網站建設、企業(yè)官網、英文網站、手機端網站、網站推廣等服務,滿足客戶于互聯(lián)網時代的三臺網站設計、移動媒體設計的需求,幫助企業(yè)找到有效的互聯(lián)網解決方案。努力成為您成熟可靠的網絡建設合作伙伴!
k6啟動的框架是使用golang的cli標準框架cobra,入口函數
進入cobra框架后,我們直接查看getRunCmd,這個是命令run的入口,主要工作都是從這里開始。
重點關注初始化Runner,這個是通過js腳本,使用goja庫解析后,生成的實際執(zhí)行單元。
進入js目錄,查看Runner的結構,runner.go
Runner有一些配置屬性,另外還有方法,方法用lib.Runner的接口進行規(guī)范。
Runner有一個NewVU方法,里面定義了連接參數,實現api測試
返回主函數,在初始化完成Runner后,啟動調度器,以及做結果收集
最終封裝成一個engine
啟動測試
golang 中 map的實現結構為: 哈希表 + 鏈表。 其中鏈表,作用是當發(fā)生hash沖突時,拉鏈法生成的結點。
可以看到, []bmap 是一個hash table, 每一個 bmap是我們常說的“桶”。 經過hash 函數計算出來相同的hash值, 放到相同的桶中。 一個 bmap中可以存放 8個 元素, 如果多出8個,則生成新的結點,尾接到隊尾。
以上是只是靜態(tài)文件 src/runtime/map.go 中的定義。 實際上編譯期間會給它加料 ,動態(tài)地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結構:
上圖就是 bmap的內存模型, HOB Hash 指的就是 top hash。 注意到 key 和 value 是各自放在一起的,并不是 key/value/key/value/... 這樣的形式。源碼里說明這樣的好處是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省略掉 padding 字段,節(jié)省內存空間。
每個 bmap設計成 最多只能放 8 個 key-value 對 ,如果有第 9 個 key-value 落入當前的 bmap,那就需要再構建一個 bmap,通過 overflow 指針連接起來。
map創(chuàng)建方法:
我們實際上是通過調用的 makemap ,來創(chuàng)建map的。實際工作只是初始化了hmap中的各種字段,如:設置B的大小, 設置hash 種子 hash 0.
注意 :
makemap 返回是*hmap 指針, 即 map 是引用對象, 對map的操作會影響到結構體內部 。
使用方式
對應的是下面兩種方法
map的key的類型,實現了自己的hash 方式。每種類型實現hash函數方式不一樣。
key 經過哈希計算后得到hash值,共 64 個 bit 位。 其中后B 個bit位置, 用來定位當前元素落在哪一個桶里, 高8個bit 為當前 hash 值的top hash。 實際上定位key的過程是一個雙重循環(huán)的過程, 外層循環(huán)遍歷 所有的overflow, 內層循環(huán)遍歷 當前bmap 中的 8個元素 。
舉例說明: 如果當前 B 的值為 5, 那么buckets 的長度 為 2^5 = 32。假設有個key 經過hash函數計算后,得到的hash結果為:
外層遍歷bucket 中的鏈表
內層循環(huán)遍歷 bmap中的8個 cell
建議先不看此部分內容,看完后續(xù) 修改 map中元素 - 擴容 操作后 再回頭看此部分內容。
擴容前的數據:
等量擴容后的數據:
等量擴容后,查找方式和原本相同, 不多做贅述。
兩倍擴容后的數據
兩倍擴容后,oldbuckets 的元素,可能被分配成了兩部分。查找順序如下:
此處只分析 mapaccess1 ,。 mapaccess2 相比 mapaccess1 多添加了是否找到的bool值, 有興趣可自行看一下。
使用方式:
步驟如下:
擴容條件 :
擴容的標識 : h.oldbuckets != nil
假設當前定位到了新的buckets的3號桶中,首先會判斷oldbuckets中的對應的桶有沒有被搬遷過。 如果搬遷過了,不需要看原來的桶了,直接遍歷新的buckets的3號桶。
擴容前:
等量擴容結果
雙倍擴容會將old buckets上的元素分配到x, y兩個部key 1 B == 0 分配到x部分,key 1 B == 1 分配到y(tǒng)部分
注意: 當前只對雙倍擴容描述, 等量擴容只是重新填充了一下元素, 相對位置沒有改變。
假設當前map 的B == 5,原本元素經過hash函數計算的 hash 值為:
因為雙倍擴容之后 B = B + 1,此時B == 6。key 1 B == 1, 即 當前元素rehash到高位,新buckets中 y 部分. 否則 key 1 B == 0 則rehash到低位,即x 部分。
使用方式:
可以看到,每一遍歷生成迭代器的時候,會隨機選取一個bucket 以及 一個cell開始。 從前往后遍歷,再次遍歷到起始位置時,遍歷完成。
Gorm是Go語言開發(fā)用的比較多的一個ORM。它的功能比較全:
但是這篇文章中并不會直接看Gorm的源碼,我們會先從database/sql分析。原因是Gorm也是基于這個包來封裝的一些功能。所以只有先了解了database/sql包才能更加好的理解Gorm源碼。
database/sql 其實也是一個對于mysql驅動的上層封裝?!眊ithub.com/go-sql-driver/mysql”就是一個對于mysql的驅動,database/sql 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做的基本封裝包含連接池的使用
下面這個是最基本的增刪改查操作
操作分下面幾個步驟:
因為Gorm的連接池就是使用database/sql包中的連接池,所以這里我們需要學習一下包里的連接池的源碼實現。其實所有連接池最重要的就是連接池對象、獲取函數、釋放函數下面來看一下database/sql中的連接池。
DB對象
獲取方法
釋放連接方法
連接池的實現有很多方法,在database/sql包中使用的是chan阻塞 使用map記錄等待列表,等到有連接釋放的時候再把連接傳入等待列表中的chan 不在阻塞返回連接。
之前我們看到的Redigo是使用一個chan 來阻塞,然后釋放的時候放入空閑列表,在往這一個chan中傳入struct{}{},讓程序繼續(xù) 獲取的時候再從空閑列表中獲取。并且使用的是鏈表的結構來存儲空閑列表。
database/sql 是對于mysql驅動的封裝,然而Gorm則是對于database/sql的再次封裝。讓我們可以更加簡單的實現對于mysql數據庫的操作。
包 utf-8 實現的功能和常量用于文章utf8編碼,包含runes和utf8字節(jié)序列的轉換功能.在unicode中,一個中文占兩個字節(jié),utf-8中一個中文占三個字節(jié),golang默認的編碼是utf-8編碼,因此默認一個中文占三個字節(jié),但是golang中的字符串底層實際上是一個byte數組.
Output:
RuneSelf該值的字節(jié)碼值為128,在判斷是否是常規(guī)的ascii碼是使用。hicb字節(jié)碼值為191. FF 的對應的字節(jié)碼為255。
計算字符串中的rune數量,原理:首先取出字符串的碼值,然后判斷是不是個小于128的,如果是小于則直接continue.rune個數++.
如果是個十六進制f1.的則是無效字符,直接continue.rune個數++,也就是說一個無效的字符也當成一個字長為1的rune.如果字符的碼值在first列表中的值和7按位的結果為其字長,比如上面示例中的 鋼 。其字長為三位,第一位的值為 233 .二進制形式為 11101001 ;與7按位與后的值為0.從acceptRanges中取出的結果為{locb, hicb}。也就是標識 ox80 到 0xbf 之間的值。而結果n也就是直接size+3跳過3個字節(jié)后,rune個數++。其他函數的處理流程差不多,不再過多敘述。
示例:
ValidString返回值表明參數字符串是否是一個合法的可utf8編碼的字符串。
RuneCount返回參數中包含的rune數量,第一個例子中將 utf8.RuneCountInString ,改成該方法調用,返回的結果相同。錯誤的和短的被當成一個長一字節(jié)的rune.單個字符 H 就表示一個長度為1字節(jié)的rune.
該函數標識參數是否以一個可編碼的rune開頭,上面的例子中,因為字符串是以一個ascii碼值在0-127內的字符開頭,所以在執(zhí)行
first[p[0]] 時,取到的是 p[0] 是72,在first列表中,127之前的值都相同都為 0xF0 ,十進制標識為240,與7按位與后值為0,所以,直接返回 true .
和FullRune類似,只是參數為字符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