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把mysql的服務先停掉。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長期為千余家客戶提供的網站建設服務,團隊從業(yè)經驗10年,關注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并針對不同對象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打造開放共贏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營造健康的互聯(lián)網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長樂企業(yè)提供專業(yè)的成都網站設計、做網站,長樂網站改版等技術服務。擁有十多年豐富建站經驗和眾多成功案例,為您定制開發(fā)。
二.更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中的數據庫存儲主路徑
三.將老的數據庫存儲主路徑中的數據庫文件和文件夾復制到新的存儲主路徑
將原文件夾中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夾拷貝到你新建的文件夾目錄下。
四.重啟mysql服務
五.驗證更改數據庫存儲主路徑的操作是否成功!
linux安裝的mysql的配置文件的方法
查找以前是否安裝有mysql,使用下面命令:
rpm -qa|grep -i mysql
如果顯示有如下包則說明已安裝mysql
mysql-4.1.12-3.RHEL4.1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
如果已安裝,則需要刪除已安裝的數據庫,使用以下命令來刪除數據庫
刪除命令:rpm -e --nodeps 包名
( rpm -ev mysql-4.1.12-3.RHEL4.1 )
刪除老版本mysql的開發(fā)頭文件和庫
命令:rm -fr /usr/lib/mysql
rm -fr /usr/include/mysql
注意:卸載后/var/lib/mysql中的數據及/etc/my.cnf不會刪除,如果確定沒用后就手工刪除
rm -f /etc/my.cnf
rm -fr /var/lib/mysql
下載mysql的rpm包
可以通過wget下載具體的地址因為不能用鏈接請大家去官網去找
(1)MySQL-server-5.6.10-1.rhel5.x86_64.rpm:MySQL服務器;
(2)MySQL-client-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客戶端;
(3)MySQL-devel-5.6.10-1.rhel5.x86_64.rpm:Mysql開發(fā)依賴包。
下載后放到Liunx服務器中,如圖所示
安裝MySQL Server的rpm包
rpm -ivh MySQL-server-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裝過程如圖所示
安裝完成后會生成root用戶的隨機密碼,請使用“cat /root/.mysql_secret”或類似命令進行查看。
安裝MySQL客戶端
rpm -ivh MySQL-client-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裝MySQL開發(fā)依賴包
rpm -ivh MySQL-devel-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啟動msyql
安裝完成后mysql是沒有啟動的,運行mysql命令會提示如下錯誤: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2)
可使用如下命令啟動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或者使用如下命令:
/etc/init.d/mysql start
可使用SET PASSWORD命令修改root用戶的密碼,參考如下: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123456');
登錄MySQL
使用mysql命令登錄MySQL服務器,運行MySQL的命令時,會提示需要設置root用戶密碼
設置開機自啟動
/etc/init.d/mysql start
設置完成后重啟系統(tǒng),使用natstat –nat命令可看到MySQL的3306端口
至此我們已經安裝好了mysql數據庫,當然現在我們的數據庫還不支持遠程連接,遠程連接會出現以下代碼:1130,ERROR 1130: Host 192.168.0.10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可以通過以下以下來解決
改表法:在本機登入mysql后,更改“mysql”數據庫里的“user”表里的“host”項,從”localhost”改為'%'。
mysql
mysqluse mysql;
mysqlselect 'host' from user where user='root';
好了,開始享受mysql帶來的強大功能吧
[client]
port?=?3306
socket?=?/tmp/mysql.sock
[mysqld]
port?=?3306
socket?=?/tmp/mysql.sock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data/mysql
pid-file?=?/data/mysql/mysql.pid
user?=?mysql
bind-address?=?0.0.0.0
server-id?=?1?#表示是本機的序號為1,一般來講就是master的意思
skip-name-resolve
#?禁止MySQL對外部連接進行DNS解析,使用這一選項可以消除MySQL進行DNS解析的時間。但需要注意,如果開啟該選項,
#?則所有遠程主機連接授權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則MySQL將無法正常處理連接請求
#skip-networking
back_log?=?600
#?MySQL能有的連接數量。當主要MySQL線程在一個很短時間內得到非常多的連接請求,這就起作用,
#?然后主線程花些時間(盡管很短)檢查連接并且啟動一個新線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暫時停止回答新請求之前的短時間內多少個請求可以被存在堆棧中。
#?如果期望在一個短時間內有很多連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說,如果MySQL的連接數據達到max_connections時,新來的請求將會被存在堆棧中,
#?以等待某一連接釋放資源,該堆棧的數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連接的數量超過back_log,將不被授予連接資源。
#?另外,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統(tǒng)對到來的TCP/IP連接的偵聽隊列的大小。
#?你的操作系統(tǒng)在這個隊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檢查你的OS文檔找出這個變量的最大值),試圖設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統(tǒng)的限制將是無效的。
max_connections?=?1000
#?MySQL的最大連接數,如果服務器的并發(fā)連接請求量比較大,建議調高此值,以增加并行連接數量,當然這建立在機器能支撐的情況下,因為如果連接數越多,介于MySQL會為每個連接提供連接緩沖區(qū),就會開銷越多的內存,所以要適當調整該值,不能盲目提高設值??梢赃^'conn%'通配符查看當前狀態(tài)的連接數量,以定奪該值的大小。
max_connect_errors?=?6000
#?對于同一主機,如果有超出該參數值個數的中斷錯誤連接,則該主機將被禁止連接。如需對該主機進行解禁,執(zhí)行:FLUSH?HOST。
open_files_limit?=?65535
#?MySQL打開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認最小1024;當open_files_limit沒有被配置的時候,比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n的值,哪個大用哪個,
#?當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時候,比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個大用哪個。
table_open_cache?=?128
#?MySQL每打開一個表,都會讀入一些數據到table_open_cache緩存中,當MySQL在這個緩存中找不到相應信息時,才會去磁盤上讀取。默認值64
#?假定系統(tǒng)有200個并發(fā)連接,則需將此參數設置為200*N(N為每個連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數目);
#?當把table_open_cache設置為很大時,如果系統(tǒng)處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會出現客戶端失效,連接不上
max_allowed_packet?=?4M
#?接受的數據包大??;增加該變量的值十分安全,這是因為僅當需要時才會分配額外內存。例如,僅當你發(fā)出長查詢或MySQLd必須返回大的結果行時MySQLd才會分配更多內存。
#?該變量之所以取較小默認值是一種預防措施,以捕獲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錯誤信息包,并確保不會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導致內存溢出。
binlog_cache_size?=?1M
#?一個事務,在沒有提交的時候,產生的日志,記錄到Cache中;等到事務提交需要提交的時候,則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盤。默認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max_heap_table_size?=?8M
#?定義了用戶可以創(chuàng)建的內存表(memory?table)的大小。這個值用來計算內存表的最大行數值。這個變量支持動態(tài)改變
tmp_table_size?=?16M
#?MySQL的heap(堆積)表緩沖大小。所有聯(lián)合在一個DML指令內完成,并且大多數聯(lián)合甚至可以不用臨時表即可以完成。
#?大多數臨時表是基于內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記錄長度的臨時表?(所有列的長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儲在硬盤上。
#?如果某個內部heap(堆積)表大小超過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據需要自動將內存中的heap表改為基于硬盤的MyISAM表。還可以通過設置tmp_table_size選項來增加臨時表的大小。也就是說,如果調高該值,MySQL同時將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達到提高聯(lián)接查詢速度的效果
read_buffer_size?=?2M
#?MySQL讀入緩沖區(qū)大小。對表進行順序掃描的請求將分配一個讀入緩沖區(qū),MySQL會為它分配一段內存緩沖區(qū)。read_buffer_size變量控制這一緩沖區(qū)的大小。
#?如果對表的順序掃描請求非常頻繁,并且你認為頻繁掃描進行得太慢,可以通過增加該變量值以及內存緩沖區(qū)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8M
#?MySQL的隨機讀緩沖區(qū)大小。當按任意順序讀取行時(例如,按照排序順序),將分配一個隨機讀緩存區(qū)。進行排序查詢時,
#?MySQL會首先掃描一遍該緩沖,以避免磁盤搜索,提高查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數據,可適當調高該值。但MySQL會為每個客戶連接發(fā)放該緩沖空間,所以應盡量適當設置該值,以避免內存開銷過大
sort_buffer_size?=?8M
#?MySQL執(zhí)行排序使用的緩沖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讓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額外的排序階段。
#?如果不能,可以嘗試增加sort_buffer_size變量的大小
join_buffer_size?=?8M
#?聯(lián)合查詢操作所能使用的緩沖區(qū)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樣,該參數對應的分配內存也是每連接獨享
thread_cache_size?=?8
#?這個值(默認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緩存中線程的數量,當斷開連接時如果緩存中還有空間,那么客戶端的線程將被放到緩存中,
#?如果線程重新被請求,那么請求將從緩存中讀取,如果緩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請求,那么這個線程將被重新創(chuàng)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線程,
#?增加這個值可以改善系統(tǒng)性能.通過比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狀態(tài)的變量,可以看到這個變量的作用。(–表示要調整的值)
#?根據物理內存設置規(guī)則如下:
#?1G??—?8
#?2G??—?16
#?3G??—?32
#?大于3G??—?64
query_cache_size?=?8M
#MySQL的查詢緩沖大?。◤?.0.1開始,MySQL提供了查詢緩沖機制)使用查詢緩沖,MySQL將SELECT語句和查詢結果存放在緩沖區(qū)中,
#?今后對于同樣的SELECT語句(區(qū)分大小寫),將直接從緩沖區(qū)中讀取結果。根據MySQL用戶手冊,使用查詢緩沖最多可以達到238%的效率。
#?通過檢查狀態(tài)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設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則表明經常出現緩沖不夠的情況,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則表明查詢緩沖使用非常頻繁,此時需要增加緩沖大??;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則表明你的查詢重復率很低,
#?這種情況下使用查詢緩沖反而會影響效率,那么可以考慮不用查詢緩沖。此外,在SELECT語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確表示不使用查詢緩沖
query_cache_limit?=?2M
#指定單個查詢能夠使用的緩沖區(qū)大小,默認1M
key_buffer_size?=?4M
#指定用于索引的緩沖區(qū)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處理的索引(對所有讀和多重寫),到你能負擔得起那樣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系統(tǒng)將開始換頁并且真的變慢了。對于內存在4GB左右的服務器該參數可設置為384M或512M。通過檢查狀態(tài)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設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應該盡可能的低,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狀態(tài)值可以使用SHOW?STATUS?LIKE?'key_read%'獲得)。注意:該參數值設置的過大反而會是服務器整體效率降低
ft_min_word_len?=?4
#?分詞詞匯最小長度,默認4
transaction_isolation?=?REPEATABLE-READ
#?MySQL支持4種事務隔離級別,他們分別是:
#?READ-UNCOMMITTED,?READ-COMMITTED,?REPEATABLE-READ,?SERIALIZABLE.
#?如沒有指定,MySQL默認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認的是READ-COMMITTED
log_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expire_logs_days?=?30?#超過30天的binlog刪除
log_error?=?/data/mysql/mysql-error.log?#錯誤日志路徑
slow_query_log?=?1
long_query_time?=?1?#慢查詢時間?超過1秒則為慢查詢
slow_query_log_file?=?/data/mysql/mysql-slow.log
performance_schema?=?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wer_case_table_names?=?1?#不區(qū)分大小寫
skip-external-locking?#MySQL選項以避免外部鎖定。該選項默認開啟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默認存儲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1
#?InnoDB為獨立表空間模式,每個數據庫的每個表都會生成一個數據空間
#?獨立表空間優(yōu)點:
#?1.每個表都有自已獨立的表空間。
#?2.每個表的數據和索引都會存在自已的表空間中。
#?3.可以實現單表在不同的數據庫中移動。
#?4.空間可以回收(除drop?table操作處,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缺點:
#?單表增加過大,如超過100G
#?結論:
#?共享表空間在Insert操作上少有優(yōu)勢。其它都沒獨立表空間表現好。當啟用獨立表空間時,請合理調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open_files?=?500
#?限制Innodb能打開的表的數據,如果庫里的表特別多的情況,請增加這個。這個值默認是30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64M
#?InnoDB使用一個緩沖池來保存索引和原始數據,?不像MyISAM.
#?這里你設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數據時所需要的磁盤I/O越少.
#?在一個獨立使用的數據庫服務器上,你可以設置這個變量到服務器物理內存大小的80%
#?不要設置過大,否則,由于物理內存的競爭可能導致操作系統(tǒng)的換頁顛簸.
#?注意在32位系統(tǒng)上你每個進程可能被限制在?2-3.5G?用戶層面內存限制,
#?所以不要設置的太高.
還沒完,字數受限制,這里有詳細的參數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