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你給frame添加一個addKeyListener()方法,實現(xiàn)keyPressed()方法時捕獲keyCode,查一下enter鍵的值,如果和你捕獲的相等,就執(zhí)行你要執(zhí)行的代碼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專業(yè)網(wǎng)站定制、快速模板網(wǎng)站建設(shè)、高性價比安澤網(wǎng)站開發(fā)、企業(yè)建站全套包干低至880元,成熟完善的模板庫,直接使用。一站式安澤網(wǎng)站制作公司更省心,省錢,快速模板網(wǎng)站建設(shè)找我們,業(yè)務(wù)覆蓋安澤地區(qū)。費用合理售后完善,10余年實體公司更值得信賴。
private void btn_loginActionPerformed(java.awt.event.ActionEvent evt) {
// new FirstFrame().setVisible(true);
if (evt.getKeyChar() == '\n') {
login();
}
}
你只要在按鈕的點擊事件中加
if (evt.getKeyChar() == '\n') {
login();//按enter鍵后調(diào)用登錄的方法
}
就可以了。 我之前的項目中用過的。
'\r'是回車,'\n'是換行,前者使光標到行首,后者使光標下移一格。通常用的Enter是兩個加起來。下面轉(zhuǎn)一篇文章。
回車和換行
今天,我總算搞清楚“回車”(carriage return)和“換行”(line feed)這兩個概念的來歷和區(qū)別了。
在計算機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有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鐘可以打10個字符。但是它有一個問題,就是打完一行換行的時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兩個字符。要是在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傳過來,那么這個字符將丟失。
于是,研制人員想了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在每行后面加兩個表示結(jié)束的字符。一個叫做“回車”,告訴打字機把打印頭定位在左邊界;另一個叫做“換行”,告訴打字機把紙向下移一行。
這就是“換行”和“回車”的來歷,從它們的英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來,計算機發(fā)明了,這兩個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計算機上。那時,存儲器很貴,一些科學家認為在每行結(jié)尾加兩個字符太浪費了,加一個就可以。于是,就出現(xiàn)了分歧。
Unix系統(tǒng)里,每行結(jié)尾只有“換行”,即“\n”;Windows系統(tǒng)里面,每行結(jié)尾是“換行回 車”,即“\r\n”;Mac系統(tǒng)里,每行結(jié)尾是“回車”。一個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統(tǒng)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 開的話,所有文字會變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開的話,在每行的結(jié)尾可能會多出一個^M符號。
c語言編程時(windows系統(tǒng))\r 就是return 回到 本行 行首 這就會把這一行以前的輸出 覆蓋掉
如:
int main() {
cout "hahaha" "\r" "xixi" ;
}
最后只顯示 xixi 而 hahaha 被覆蓋了
\n 是回車+換行 把光標 先移到 行首 然后換到下一行 也就是 下一行的行首拉
int main() {
cout "hahaha" "\n" "xixi" ;
}
則 顯示
hahaha
一下是自己的總結(jié)。
/t相當于鍵盤的Tab鍵,/n換行New Line,/r回車Carriage Return,基本的概念應(yīng)該是回車表示回到最前面,換行表示換一行。
操作系統(tǒng)的不同,換行符操也不同:
/r Mac
/n Unix/Linux
/r/n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