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guān)promise和co搭配生成器函數(shù)方式解決js代碼異步流程的示例分析,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專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互聯(lián)網(wǎng)綜合服務(wù),包含不限于網(wǎng)站建設(shè)、成都網(wǎng)站建設(shè)、肇州網(wǎng)絡(luò)推廣、成都微信小程序、肇州網(wǎng)絡(luò)營銷、肇州企業(yè)策劃、肇州品牌公關(guān)、搜索引擎seo、人物專訪、企業(yè)宣傳片、企業(yè)代運營等,從售前售中售后,我們都將竭誠為您服務(wù),您的肯定,是我們最大的嘉獎;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為所有大學(xué)生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肇州建站搭建服務(wù),24小時服務(wù)熱線:13518219792,官方網(wǎng)址:www.cdcxhl.com
在es6中引入的原生Promise為js的異步回調(diào)問題帶來了一個新的解決方式,而TJ大神寫的co模塊搭配Generator函數(shù)的同步寫法,更是將js的異步回調(diào)帶了更優(yōu)雅的寫法。
今天我想對比一下這兩種方式,來看看這兩種方式的區(qū)別以及優(yōu)劣。
我們先抽象幾個操作:
以做飯為例,我們先去買菜,回來洗菜,刷碗,燒菜,最后才是吃。定義如下方法:
var buy = function (){}; //買菜,需要3s var clean = function(){}; //洗菜,需要1s var wash = function(){}; //刷碗,需要1s var cook = function(){}; //煮菜,需要3s var eat = function () {}; //吃飯,2s,最后的一個步驟。
在實際中,我們可能這樣,先去買菜,然后洗菜,然后開始燒菜,燒菜的同時,刷碗,等碗刷完了,菜煮好了,我們才開始吃飯。也就是,煮菜和刷碗是并行的。
Promise方式
var begin = new Date(); buySomething().then((buyed)=>{ console.log(buyed); console.log(new Date()-begin); return clean(); }).then((cleaned)=>{ console.log(cleaned); console.log(new Date()-begin); return Promise.all([cook(),wash()]); }).then((value)=>{ console.log(value); console.log(new Date()-begin); return eat(); }).then((eated)=>{ console.log(eated); console.log(new Date()-begin);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輸出結(jié)果:
菜買到啦
3021
菜洗乾淨了
4023
[ '飯菜煮好了,可以吃飯了', '盤子洗乾淨啦' ]
7031
飯吃完了,好舒服啊
9034
Promise里有個all()方法,可以傳遞一個promise數(shù)組,功能是當所有promise都成功時,才返回成功。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將 cook()和wash()放到all()方法,模擬兩個操作同時進行。從時間上來看,先去買菜,耗時3s,洗菜耗時1s,輸出4023,刷碗和煮菜同時進行,以耗時長的煮菜3s,輸出7031,最后吃飯2s,輸出9034。
Promise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隨意定制Promise鏈,去掌控你的流程,想要同步的時候,就使用Promise鏈,想要異步,就使用Promise.all(),接口也很簡單,邏輯也很簡單。
co+Generator搭配使用
let begin = new Date(); co(function* (){ let buyed = yield buySomething(); console.log(buyed); console.log(new Date() - begin); let cleaned = yield clean(); console.log(cleaned); console.log(new Date() - begin); let cook_and_wash = yield [cook(),wash()]; console.log(cook_and_wash); console.log(new Date() - begin); let eated = yield eat(); console.log(eated); console.log(new Date() - begin); });
輸出:
菜買到啦
3023
菜洗乾淨了
4026
[ '飯菜煮好了,可以吃飯了', '盤子洗乾淨啦' ]
7033
飯吃完了,好舒服啊
9035
從代碼上,我們可以看出,使用co+Generator函數(shù)的寫法,更趨向于同步代碼的寫法,具體代碼是怎么執(zhí)行的,大家可以研究一下es6的Generator函數(shù)。而且yield也可以接收一個數(shù)組,用來異步執(zhí)行兩個方法。代碼上更精煉,更符合邏輯。
當前來說,co模塊+Generator函數(shù)是一個比較好的改善“回調(diào)地獄”的優(yōu)美的解決方案。
而且,這種方式比Promise優(yōu)的一點是,Promise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需要嵌套,例如我上一篇博客中<>中的例子一樣,如果使用co+generator方式,則可以減少嵌套,在代碼邏輯上更清晰,也不會讓人思維混亂。
如可以改寫為如下:
var getColl = (collname, db)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co(function* (){ var coll = yield db.createCollection(collname,{capped: true,size: 11800000,max: 5000}); var stats = yield coll.stats(); if(stats.count == 0){ var inserted = yield coll.insert({coll: collname,create_time: new Date()}); } resolve(coll); }).catch(function(err){ reject(err); }); }); };
這段代碼在邏輯上,看起來就比之前用純Promise實現(xiàn)的清爽些,邏輯上不混亂。
es7的async和await
es7提供了async函數(shù)和await,這里和co+Generator函數(shù)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基于Promise實現(xiàn)的。這里async函數(shù)可以看作是Generator函數(shù)的語法糖,await可以看作是yield的語法糖。
co模塊可以看作是Generator函數(shù)的執(zhí)行器,而es7中,async函數(shù)自帶執(zhí)行器,這樣就不必引用第三方的co模塊了。
更好的語義,async和await,比起星號和yield,語義更清楚了。async表示函數(shù)里有異步操作,await表示緊跟在后面的表達式需要等待結(jié)果。
更廣的適用性。 co模塊約定,yield命令后面只能是Thunk函數(shù)或Promise對象,而async函數(shù)的await命令后面,可以是Promise對象和原始類型的值(數(shù)值、字符串和布爾值,但這時等同于同步操作)。
返回值是Promise。async函數(shù)的返回值是Promise對象,這比Generator函數(shù)的返回值是Iterator對象方便多了。你可以用then方法指定下一步的操作。
可以說,es7的async和await才是解決回調(diào)地獄的終極大招,雖然現(xiàn)在還不能以原生代碼編寫,但是可以使用es7編寫代碼,然后使用babel轉(zhuǎn)譯成es5代碼。
關(guān)于“promise和co搭配生成器函數(shù)方式解決js代碼異步流程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nèi)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xué)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