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curator
10年積累的網站建設、成都網站建設經驗,可以快速應對客戶對網站的新想法和需求。提供各種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案。讓選擇我們的客戶得到更好、更有力的網絡服務。我雖然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先建設網站后付款的網站建設流程,更有陵城免費網站建設讓你可以放心的選擇與我們合作。
Curator是Netflix開源的一套ZooKeeper客戶端框架. Netflix在使用ZooKeeper的過程中發(fā)現ZooKeeper自帶的客戶端太底層, 應用方在使用的時候需要自己處理很多事情, 于是在它的基礎上包裝了一下, 提供了一套更好用的客戶端框架. Netflix在用ZooKeeper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也遇到了, 所以開始研究一下, 首先從他在github上的源碼, wiki文檔以及Netflix的技術blog入手.
看完官方的文檔之后, 發(fā)現Curator主要解決了三類問題:
1.封裝ZooKeeper client與ZooKeeper server之間的連接處理;
2.提供了一套Fluent風格的操作API;
3.提供ZooKeeper各種應用場景(recipe, 比如共享鎖服務, 集群領導選舉機制)的抽象封裝.
Curator列舉的ZooKeeper使用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1.初始化連接的問題: 在client與server之間握手建立連接的過程中, 如果握手失敗, 執(zhí)行所有的同步方法(比如create, getData等)將拋出異常
2.自動恢復(failover)的問題: 當client與一臺server的連接丟失,并試圖去連接另外一臺server時, client將回到初始連接模式
session過期的問題: 在極端情況下, 出現ZooKeeper session過期, 客戶端需要自己去監(jiān)聽該狀態(tài)并重新創(chuàng)建ZooKeeper實例 .
3.對可恢復異常的處理:當在server端創(chuàng)建一個有序ZNode, 而在將節(jié)點名返回給客戶端時崩潰, 此時client端拋出可恢復的異常, 用戶需要自己捕獲這些異常并進行重試
4.使用場景的問題:Zookeeper提供了一些標準的使用場景支持, 但是ZooKeeper對這些功能的使用說明文檔很少, 而且很容易用錯. 在一些極端場景下如何處理, zk并沒有給出詳細的文檔說明. 比如共享鎖服務, 當服務器端創(chuàng)建臨時順序節(jié)點成功, 但是在客戶端接收到節(jié)點名之前掛掉了, 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這種情況, 將導致死鎖.
Curator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降低了zk使用的復雜性:
1.重試機制:提供可插拔的重試機制, 它將給捕獲所有可恢復的異常配置一個重試策略, 并且內部也提供了幾種標準的重試策略(比如指數補償).
2.連接狀態(tài)監(jiān)控: Curator初始化之后會一直的對zk連接進行監(jiān)聽, 一旦發(fā)現連接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將作出相應的處理.
3.zk客戶端實例管理:Curator對zk客戶端到server集群連接進行管理. 并在需要的情況, 重建zk實例, 保證與zk集群的可靠連接
各種使用場景支持:Curator實現zk支持的大部分使用場景支持(甚至包括zk自身不支持的場景), 這些實現都遵循了zk的較佳實踐, 并考慮了各種極端情況.
Curator通過以上的處理, 讓用戶專注于自身的業(yè)務本身, 而無需花費更多的精力在zk本身.
Curator聲稱的一些亮點:
日志工具
內部采用SLF4J 來輸出日志
采用驅動器(driver)機制, 允許擴展和定制日志和跟蹤處理
提供了一個TracerDriver接口, 通過實現addTrace()和addCount()接口來集成用戶自己的跟蹤框架
和Curator相比, 另一個ZooKeeper客戶端——zkClient
文檔幾乎沒有
異常處理弱爆了(簡單的拋出RuntimeException)
重試處理太難用了
沒有提供各種使用場景的實現
對ZooKeeper自帶客戶端(ZooKeeper類)的"抱怨":
只是一個底層實現
要用需要自己寫大量的代碼
很容易誤用
需要自己處理連接丟失, 重試等
Curator幾個組成部分
1.Client: 是ZooKeeper客戶端的一個替代品, 提供了一些底層處理和相關的工具方法.
2.Framework: 用來簡化ZooKeeper高級功能的使用, 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比如管理到ZooKeeper集群的連接, 重試處理
3.Recipes: 實現了通用ZooKeeper的recipe, 該組件建立在Framework的基礎之上
4.Utilities:各種ZooKeeper的工具類
5.Errors: 異常處理, 連接, 恢復等.
6.Extensions: recipe擴展
Client
這是一個底層的API, 應用方基本對這個可以無視, 較好直接從Curator Framework入手,主要包括三部分:
不間斷連接管理
連接重試處理
Retry Loop(循環(huán)重試)
一種典型的用法:
RetryLoop retryLoop = client.newRetryLoop(); while ( retryLoop.shouldContinue() ) { try { // perform your work ... // it's important to re-get the ZK instance as there may have been an error and the instance was re-created ZooKeeper zk = client.getZookeeper(); retryLoop.markComplete(); } catch ( Exception e ) { retryLoop.takeException(e); } }
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失敗, 且這種失敗是可重試的, 而且在允許的次數內, Curator將保證操作的最終完成.
另一種使用Callable接口的重試做法:
RetryLoop.callWithRetry(client, new Call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do your work here - it will get retried if needed return null; } });
重試策略
RetryPolicy接口只有一個方法(以前版本有兩個方法):
public boolean allowRetry(int retryCount, long elapsedTimeMs);
在開始重試之前, allowRetry方法被調用, 其參數將指定當前重試次數, 和操作已消耗時間. 如果允許, 將繼續(xù)重試, 否則拋出異常.
Curator內部實現的幾種重試策略:
1.ExponentialBackoffRetry:重試指定的次數, 且每一次重試之間停頓的時間逐漸增加.
2.RetryNTimes:指定較大重試次數的重試策略
3.RetryOneTime:僅重試一次
4.RetryUntilElapsed:一直重試直到達到規(guī)定的時間
Framework
是ZooKeeper Client更高的抽象API
自動連接管理: 當ZooKeeper客戶端內部出現異常, 將自動進行重連或重試, 該過程對外幾乎完全透明
更清晰的API: 簡化了ZooKeeper原生的方法, 事件等, 提供流程的接口
CuratorFrameworkFactory類提供了兩個方法, 一個工廠方法newClient, 一個構建方法build. 使用工廠方法newClient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默認的實例, 而build構建方法可以對實例進行定制. 當CuratorFramework實例構建完成, 緊接著調用start()方法, 在應用結束的時候, 需要調用close()方法. CuratorFramework是線程安全的. 在一個應用中可以共享同一個zk集群的CuratorFramework.
CuratorFramework API采用了連貫風格的接口(Fluent Interface). 所有的操作一律返回構建器, 當所有元素加在一起之后, 整個方法看起來就像一個完整的句子. 比如下面的操作:
client.create().forPath("/head", new byte[0]); client.delete().inBackground().forPath("/head"); client.create().withMode(CreateMode.EPHEMERAL_SEQUENTIAL).forPath("/head/child", new byte[0]); client.getData().watched().inBackground().forPath("/test");
方法說明:
1.create(): 發(fā)起一個create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 (比如mode 或background)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2.delete(): 發(fā)起一個刪除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version 或background)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3.checkExists(): 發(fā)起一個檢查ZNode 是否存在的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watch 或background)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4.getData(): 發(fā)起一個獲取ZNode數據的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watch, background 或get stat)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5.setData(): 發(fā)起一個設置ZNode數據的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version 或background)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6.getChildren(): 發(fā)起一個獲取ZNode子節(jié)點的操作. 可以組合其他方法(watch, background 或get stat) 最后以forPath()方法結尾
7.inTransaction(): 發(fā)起一個ZooKeeper事務. 可以組合create, setData, check, 和/或delete 為一個操作, 然后commit() 提交
.
通知(Notification)
Curator的相關代碼已經更新了, 里面的接口已經由ClientListener改成CuratorListener了, 而且接口中去掉了clientCloseDueToError方法. 只有一個方法:
eventReceived() 當一個后臺操作完成或者指定的watch被觸發(fā)時該方法被調用
UnhandledErrorListener接口用來對異常進行處理.
CuratorEvent(在以前版本為ClientEvent)是對各種操作觸發(fā)相關事件對象(POJO)的一個完整封裝, 而事件對象的內容跟事件類型相關, 下面是對應關系:
CREATE | getResultCode() and getPath() |
DELETE | getResultCode() and getPath() |
EXISTS | getResultCode(), getPath() and getStat() |
GET_DATA | getResultCode(), getPath(), getStat() and getData() |
SET_DATA | getResultCode(), getPath() and getStat() |
CHILDREN | getResultCode(), getPath(), getStat(), getChildren() |
WATCHED | getWatchedEvent() |
名稱空間(Namespace)
因為一個zk集群會被多個應用共享, 為了避免各個應用的zk patch沖突, Curator Framework內部會給每一個Curator Framework實例分配一個namespace(可選). 這樣你在create ZNode的時候都會自動加上這個namespace作為這個node path的root. 使用代碼如下:
CuratorFramework client = CuratorFrameworkFactory.builder().namespace("MyApp") ... build(); … client.create().forPath("/test", data); // node was actually written to: "/MyApp/test"
Recipe
Curator實現ZooKeeper的所有recipe(除了兩段提交)
選舉
集群領導選舉(leader election)
鎖服務
共享鎖: 全局同步分布式鎖, 同一時間兩臺機器只有一臺能獲得同一把鎖.
共享讀寫鎖: 用于分布式的讀寫互斥處理, 同時生成兩個鎖:一個讀鎖, 一個寫鎖, 讀鎖能被多個應用持有, 而寫鎖只能一個獨占, 當寫鎖未被持有時, 多個讀鎖持有者可以同時進行讀操作
共享信號量: 在分布式系統中的各個JVM使用同一個zk lock path, 該path將跟一個給定數量的租約(lease)相關聯, 然后各個應用根據請求順序獲得對應的lease, 相對來說, 這是最公平的鎖服務使用方式.
多共享鎖:內部構件多個共享鎖(會跟一個znode path關聯), 在acquire()過程中, 執(zhí)行所有共享鎖的acquire()方法, 如果中間出現一個失敗, 則將釋放所有已require的共享鎖; 執(zhí)行release()方法時, 則執(zhí)行內部多個共享鎖的release方法(如果出現失敗將忽略)
隊列(Queue)
分布式隊列:采用持久順序zk node來實現FIFO隊列, 如果有多個消費者, 可以使用LeaderSelector來保證隊列的消費者順序
分布式優(yōu)先隊列: 優(yōu)先隊列的分布式版本
BlockingQueueConsumer: JDK阻塞隊列的分布式版本
關卡(Barrier)
分布式關卡:一堆客戶端去處理一堆任務, 只有所有的客戶端都執(zhí)行完, 所有客戶端才能繼續(xù)往下處理
雙分布式關卡:同時開始, 同時結束
計數器(Counter)
共享計數器:所有客戶端監(jiān)聽同一個znode path, 并共享一個的integer計數值
分布式AtomicLong(AtomicInteger): AtomicXxx的分布式版本, 先采用樂觀鎖更新, 若失敗再采用互斥鎖更新, 可以配置重試策略來處理重試
工具類
Path Cache
Path Cache用于監(jiān)聽ZNode的子節(jié)點的變化, 當add, update, remove子節(jié)點時將改變Path Cache state, 同時返回所有子節(jié)點的data和state.
Curator中采用了PathChildrenCache類來處理Path Cache, 狀態(tài)的變化則采用PathChildrenCacheListener來監(jiān)聽.
相關用法參見TestPathChildrenCache測試類
注意: 當zk server的數據發(fā)生變化, zk client會出現不一致, 這個需要通過版本號來識別這種狀態(tài)的變化
Test Server
用來在測試中模擬一個本地進程內ZooKeeper Server.
Test Cluster
用來在測試中模擬一個ZooKeeper Server集群
ZKPaths工具類
提供了和ZNode相關的path處理工具方法:
1.getNodeFromPath: 根據給定path獲取node name. i.e. "/one/two/three" -> "three"
2.mkdirs: 根據給定路徑遞歸創(chuàng)建所有node
3.getSortedChildren: 根據給定路徑, 返回一個按序列號排序的子節(jié)點列表
4.makePath: 根據給定的path和子節(jié)點名, 創(chuàng)建一個完整path
EnsurePath工具類
直接看例子, 具體的說就是調用多次, 只會執(zhí)行一次創(chuàng)建節(jié)點操作.
EnsurePath ensurePath = new EnsurePath(aFullPathToEnsure); ... String nodePath = aFullPathToEnsure + "/foo"; ensurePath.ensure(zk); // first time syncs and creates if needed zk.create(nodePath, ...); ... ensurePath.ensure(zk); // subsequent times are NOPs zk.create(nodePath, ...);
Notification事件處理
Curator對ZooKeeper的事件Watcher進行了封裝處理, 然后實現了一套監(jiān)聽機制. 提供了幾個監(jiān)聽接口用來處理ZooKeeper連接狀態(tài)的變化
當連接出現異常, 將通過ConnectionStateListener接口進行監(jiān)聽, 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這些狀態(tài)變化包括:
1.暫停(SUSPENDED): 當連接丟失, 將暫停所有操作, 直到連接重新建立, 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無法建立連接, 將觸發(fā)LOST通知
2.重連(RECONNECTED): 連接丟失, 執(zhí)行重連時, 將觸發(fā)該通知
3.丟失(LOST): 連接超時時, 將觸發(fā)該通知
從com.netflix.curator.framework.imps.CuratorFrameworkImpl.validateConnection(CuratorEvent)方法中我們可以知道, Curator分別將ZooKeeper的Disconnected, Expired, SyncConnected三種狀態(tài)轉換成上面三種狀態(tài).
總結
以上就是本文關于淺談Zookeeper開源客戶端框架Curator的全部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zookeeper watch機制的理解、為zookeeper配置相應的acl權限、apache zookeeper使用方法實例詳解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感謝朋友們對本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