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作為出現(xiàn)比較晚的一門編程語言,在其原生支持高并發(fā)、云原生等領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像目前比較流行的容器編排技術Kubernetes、容器技術Docker都是用Go語言寫的,像Java等其他面向對象的語言,雖然也能做云原生相關的開發(fā),但是支持的程度遠沒有Go語言高,憑借其語言特性和簡單的編程方式,彌補了其他編程語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一度成為一個熱門的編程語言。
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專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互聯(lián)網(wǎng)綜合服務,包含不限于網(wǎng)站制作、網(wǎng)站建設、召陵網(wǎng)絡推廣、小程序設計、召陵網(wǎng)絡營銷、召陵企業(yè)策劃、召陵品牌公關、搜索引擎seo、人物專訪、企業(yè)宣傳片、企業(yè)代運營等,從售前售中售后,我們都將竭誠為您服務,您的肯定,是我們最大的嘉獎;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為所有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召陵建站搭建服務,24小時服務熱線:18982081108,官方網(wǎng)址:www.cdcxhl.com
最近在學習Go語言,我之前使用過C#、Java等面向對象編程的語言,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的編程方式和其他語言有區(qū)別的地方,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總結一下,和其他語言做個對比。這里只總結差異的地方,具體的語法不做詳細的介紹。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
3)變量初始化時候可以和其他語言一樣直接在變量后面加等號,等號后面為要初始化的值,也可以使用變量名:=變量值的簡單方式
3)變量賦值 Go語言的變量賦值和多數(shù)語言一致,但是Go語言提供了多重賦值的功能,比如下面這個交換i、j變量的語句:
在不支持多重賦值的語言中,交換兩個變量的值需要引入一個中間變量:
4)匿名變量
在使用其他語言時,有時候要獲取一個值,卻因為該函數(shù)返回多個值而不得不定義很多沒有的變量,Go語言可以借助多重返回值和匿名變量來避免這種寫法,使代碼看起來更優(yōu)雅。
假如GetName()函數(shù)返回3個值,分別是firstName,lastName和nickName
若指向獲得nickName,則函數(shù)調用可以這樣寫
這種寫法可以讓代碼更清晰,從而大幅降低溝通的復雜度和維護的難度。
1)基本常量
常量使用關鍵字const 定義,可以限定常量類型,但不是必須的,如果沒有定義常量的類型,是無類型常量
2)預定義常量
Go語言預定義了這些常量 true、false和iota
iota比較特殊,可以被任務是一個可被編譯器修改的常量,在每個const關鍵字出現(xiàn)時被重置為0,然后在下一個const出現(xiàn)之前每出現(xiàn)一個iota,其所代表的數(shù)字會自動加1.
3)枚舉
1)int 和int32在Go語言中被認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類型
2)Go語言定義了兩個浮點型float32和float64,其中前者等價于C語言的float類型,后者等價于C語言的double類型
3)go語言支持復數(shù)類型
復數(shù)實際上是由兩個實數(shù)(在計算機中使用浮點數(shù)表示)構成,一個表示實部(real)、一個表示虛部(imag)。也就是數(shù)學上的那個復數(shù)
復數(shù)的表示
實部與虛部
對于一個復數(shù)z=complex(x,y),就可以通過Go語言內置函數(shù)real(z)獲得該復數(shù)的實部,也就是x,通過imag(z)獲得該復數(shù)的虛部,也就是y
4)數(shù)組(值類型,長度在定義后無法再次修改,每次傳遞都將產(chǎn)生一個副本。)
5)數(shù)組切片(slice)
數(shù)組切片(slice)彌補了數(shù)組的不足,其數(shù)據(jù)結構可以抽象為以下三個變量:
6)Map 在go語言中Map不需要引入任何庫,使用很方便
Go循環(huán)語句只支持for關鍵字,不支持while和do-while
goto語句的語義非常簡單,就是跳轉到本函數(shù)內的某個標簽
今天就介紹到這里,以后我會在總結Go語言在其他方面比如并發(fā)編程、面向對象、網(wǎng)絡編程等方面的不同及使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Go語言內置的flag包實現(xiàn)了命令行參數(shù)的解析,flag包使得開發(fā)命令行工具更為簡單。
如果你只是簡單的想要獲取命令行參數(shù),可以像下面的代碼示例一樣使用os.Args來獲取命令行參數(shù)。
將上面的代碼執(zhí)行go build -o "args_demo"編譯之后,執(zhí)行:
os.Args是一個存儲命令行參數(shù)的字符串切片,它的第一個元素是執(zhí)行文件的名稱。
本文介紹了flag包的常用函數(shù)和基本用法,更詳細的內容請查看官方文檔。
flag包支持的命令行參數(shù)類型有bool、int、int64、uint、uint64、float float64、string、duration。
有以下兩種常用的定義命令行flag參數(shù)的方法。
基本格式如下:
flag.Type(flag名, 默認值, 幫助信息)*Type 例如我們要定義姓名、年齡、婚否三個命令行參數(shù),我們可以按如下方式定義: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name、age、married、delay均為對應類型的指針。
基本格式如下: flag.TypeVar(Type指針, flag名, 默認值, 幫助信息) 例如我們要定義姓名、年齡、婚否三個命令行參數(shù),我們可以按如下方式定義: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定義好命令行flag參數(shù)后,需要通過調用flag.Parse()來對命令行參數(shù)進行解析。
支持的命令行參數(shù)格式有以下幾種:
其中,布爾類型的參數(shù)必須使用等號的方式指定。
Flag解析在第一個非flag參數(shù)(單個”-“不是flag參數(shù))之前停止,或者在終止符”–“之后停止。
定義
使用
命令行參數(shù)使用提示:
$ ./flag_demo -help
Usage of ./flag_demo:
-age int
年齡 (default 18)
-d duration
時間間隔
-married
婚否
-name string
姓名 (default "張三")
正常使用命令行flag參數(shù):
使用非flag命令行參數(shù):
原文鏈接:
Go語言中沒有“類”的概念,也不支持“類”的繼承等面向對象的概念。Go語言中通過結構體的內嵌再配合接口比面向對象具有更高的擴展性和靈活性。
自定義類型
在Go語言中有一些基本的數(shù)據(jù)類型,如string、整型、浮點型、布爾等數(shù)據(jù)類型, Go語言中可以使用type關鍵字來定義自定義類型。
自定義類型是定義了一個全新的類型。我們可以基于內置的基本類型定義,也可以通過struct定義。例如:
通過Type關鍵字的定義,MyInt就是一種新的類型,它具有int的特性。
類型別名
類型別名是Go1.9版本添加的新功能。
類型別名規(guī)定:TypeAlias只是Type的別名,本質上TypeAlias與Type是同一個類型。就像一個孩子小時候有小名、乳名,上學后用學名,英語老師又會給他起英文名,但這些名字都指的是他本人。
type TypeAlias = Type
我們之前見過的rune和byte就是類型別名,他們的定義如下:
類型定義和類型別名的區(qū)別
類型別名與類型定義表面上看只有一個等號的差異,我們通過下面的這段代碼來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結果顯示a的類型是main.NewInt,表示main包下定義的NewInt類型。b的類型是int。MyInt類型只會在代碼中存在,編譯完成時并不會有MyInt類型。
Go語言中的基礎數(shù)據(jù)類型可以表示一些事物的基本屬性,但是當我們想表達一個事物的全部或部分屬性時,這時候再用單一的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明顯就無法滿足需求了,Go語言提供了一種自定義數(shù)據(jù)類型,可以封裝多個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這種數(shù)據(jù)類型叫結構體,英文名稱struct。 也就是我們可以通過struct來定義自己的類型了。
Go語言中通過struct來實現(xiàn)面向對象。
結構體的定義
使用type和struct關鍵字來定義結構體,具體代碼格式如下:
其中:
舉個例子,我們定義一個Person(人)結構體,代碼如下:
同樣類型的字段也可以寫在一行,
這樣我們就擁有了一個person的自定義類型,它有name、city、age三個字段,分別表示姓名、城市和年齡。這樣我們使用這個person結構體就能夠很方便的在程序中表示和存儲人信息了。
語言內置的基礎數(shù)據(jù)類型是用來描述一個值的,而結構體是用來描述一組值的。比如一個人有名字、年齡和居住城市等,本質上是一種聚合型的數(shù)據(jù)類型
結構體實例化
只有當結構體實例化時,才會真正地分配內存。也就是必須實例化后才能使用結構體的字段。
基本實例化
舉個例子:
我們通過.來訪問結構體的字段(成員變量),例如p1.name和p1.age等。
匿名結構體
在定義一些臨時數(shù)據(jù)結構等場景下還可以使用匿名結構體。
創(chuàng)建指針類型結構體
我們還可以通過使用new關鍵字對結構體進行實例化,得到的是結構體的地址。 格式如下:
從打印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p2是一個結構體指針。
需要注意的是在Go語言中支持對結構體指針直接使用.來訪問結構體的成員。
取結構體的地址實例化
使用對結構體進行取地址操作相當于對該結構體類型進行了一次new實例化操作。
p3.name = "七米"其實在底層是(*p3).name = "七米",這是Go語言幫我們實現(xiàn)的語法糖。
結構體初始化
沒有初始化的結構體,其成員變量都是對應其類型的零值。
使用鍵值對初始化
使用鍵值對對結構體進行初始化時,鍵對應結構體的字段,值對應該字段的初始值。
也可以對結構體指針進行鍵值對初始化,例如:
當某些字段沒有初始值的時候,該字段可以不寫。此時,沒有指定初始值的字段的值就是該字段類型的零值。
使用值的列表初始化
初始化結構體的時候可以簡寫,也就是初始化的時候不寫鍵,直接寫值:
使用這種格式初始化時,需要注意:
結構體內存布局
結構體占用一塊連續(xù)的內存。
輸出:
【進階知識點】關于Go語言中的內存對齊推薦閱讀:在 Go 中恰到好處的內存對齊
面試題
請問下面代碼的執(zhí)行結果是什么?
構造函數(shù)
Go語言的結構體沒有構造函數(shù),我們可以自己實現(xiàn)。 例如,下方的代碼就實現(xiàn)了一個person的構造函數(shù)。 因為struct是值類型,如果結構體比較復雜的話,值拷貝性能開銷會比較大,所以該構造函數(shù)返回的是結構體指針類型。
調用構造函數(shù)
方法和接收者
Go語言中的方法(Method)是一種作用于特定類型變量的函數(shù)。這種特定類型變量叫做接收者(Receiver)。接收者的概念就類似于其他語言中的this或者 self。
方法的定義格式如下:
其中,
舉個例子:
方法與函數(shù)的區(qū)別是,函數(shù)不屬于任何類型,方法屬于特定的類型。
指針類型的接收者
指針類型的接收者由一個結構體的指針組成,由于指針的特性,調用方法時修改接收者指針的任意成員變量,在方法結束后,修改都是有效的。這種方式就十分接近于其他語言中面向對象中的this或者self。 例如我們?yōu)镻erson添加一個SetAge方法,來修改實例變量的年齡。
調用該方法:
值類型的接收者
當方法作用于值類型接收者時,Go語言會在代碼運行時將接收者的值復制一份。在值類型接收者的方法中可以獲取接收者的成員值,但修改操作只是針對副本,無法修改接收者變量本身。
什么時候應該使用指針類型接收者
任意類型添加方法
在Go語言中,接收者的類型可以是任何類型,不僅僅是結構體,任何類型都可以擁有方法。 舉個例子,我們基于內置的int類型使用type關鍵字可以定義新的自定義類型,然后為我們的自定義類型添加方法。
注意事項: 非本地類型不能定義方法,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給別的包的類型定義方法。
結構體的匿名字段
匿名字段默認采用類型名作為字段名,結構體要求字段名稱必須唯一,因此一個結構體中同種類型的匿名字段只能有一個。
嵌套結構體
一個結構體中可以嵌套包含另一個結構體或結構體指針。
嵌套匿名結構體
當訪問結構體成員時會先在結構體中查找該字段,找不到再去匿名結構體中查找。
嵌套結構體的字段名沖突
嵌套結構體內部可能存在相同的字段名。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歧義需要指定具體的內嵌結構體的字段。
結構體的“繼承”
Go語言中使用結構體也可以實現(xiàn)其他編程語言中面向對象的繼承。
結構體字段的可見性
結構體中字段大寫開頭表示可公開訪問,小寫表示私有(僅在定義當前結構體的包中可訪問)。
結構體與JSON序列化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種輕量級的數(shù)據(jù)交換格式。易于人閱讀和編寫。同時也易于機器解析和生成。JSON鍵值對是用來保存JS對象的一種方式,鍵/值對組合中的鍵名寫在前面并用雙引號""包裹,使用冒號:分隔,然后緊接著值;多個鍵值之間使用英文,分隔。
結構體標簽(Tag)
Tag是結構體的元信息,可以在運行的時候通過反射的機制讀取出來。 Tag在結構體字段的后方定義,由一對反引號包裹起來,具體的格式如下:
`key1:"value1" key2:"value2"`
結構體標簽由一個或多個鍵值對組成。鍵與值使用冒號分隔,值用雙引號括起來。鍵值對之間使用一個空格分隔。 注意事項: 為結構體編寫Tag時,必須嚴格遵守鍵值對的規(guī)則。結構體標簽的解析代碼的容錯能力很差,一旦格式寫錯,編譯和運行時都不會提示任何錯誤,通過反射也無法正確取值。例如不要在key和value之間添加空格。
例如我們?yōu)镾tudent結構體的每個字段定義json序列化時使用的Tag:
Go 語言較之 C 語言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就是自帶 GC 功能,可 GC 并不是沒有代價的。寫 C 語言的時候,在一個函數(shù)內聲明的變量,在函數(shù)退出后會自動釋放掉,因為這些變量分配在棧上。如果你期望變量的數(shù)據(jù)可以在函數(shù)退出后仍然能被訪問,就需要調用 malloc 方法在堆上申請內存,如果程序不再需要這塊內存了,再調用 free 方法釋放掉。Go 語言不需要你主動調用 malloc 來分配堆空間,編譯器會自動分析,找出需要 malloc 的變量,使用堆內存。編譯器的這個分析過程就叫做逃逸分析。
所以你在一個函數(shù)中通過 dict := make(map[string]int) 創(chuàng)建一個 map 變量,其背后的數(shù)據(jù)是放在??臻g上還是堆空間上,是不一定的。這要看編譯器分析的結果。
可逃逸分析并不是百分百準確的,它有缺陷。有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變量其實在??臻g上分配完全沒問題的,但編譯后程序還是把這些數(shù)據(jù)放在了堆上。如果你了解 Go 語言編譯器逃逸分析的機制,在寫代碼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繞開這些缺陷,使你的程序更高效。
Go 語言雖然在內存管理方面降低了編程門檻,即使你不了解堆棧也能正常開發(fā),但如果你要在性能上較真的話,還是要掌握這些基礎知識。
這里不對堆內存和棧內存的區(qū)別做太多闡述。簡單來說就是, 棧分配廉價,堆分配昂貴。 ??臻g會隨著一個函數(shù)的結束自動釋放,堆空間需要時間 GC 模塊不斷地跟蹤掃描回收。如果對這兩個概念有些迷糊,建議閱讀下面 2 個文章:
這里舉一個小例子,來對比下堆棧的差別:
stack 函數(shù)中的變量 i 在函數(shù)退出會自動釋放;而 heap 函數(shù)返回的是對變量 i 的引用,也就是說 heap() 退出后,表示變量 i 還要能被訪問,它會自動被分配到堆空間上。
他們編譯出來的代碼如下:
邏輯的復雜度不言而喻,從上面的匯編中可看到, heap() 函數(shù)調用了 runtime.newobject() 方法,它會調用 mallocgc 方法從 mcache 上申請內存,申請的內部邏輯前面文章已經(jīng)講述過。堆內存分配不僅分配上邏輯比??臻g分配復雜,它最致命的是會帶來很大的管理成本,Go 語言要消耗很多的計算資源對其進行標記回收(也就是 GC 成本)。
Go 編輯器會自動幫我們找出需要進行動態(tài)分配的變量,它是在編譯時追蹤一個變量的生命周期,如果能確認一個數(shù)據(jù)只在函數(shù)空間內訪問,不會被外部使用,則使用??臻g,否則就要使用堆空間。
我們在 go build 編譯代碼時,可使用 -gcflags '-m' 參數(shù)來查看逃逸分析日志。
以上面的兩個函數(shù)為例,編譯的日志輸出是:
日志中的 i escapes to heap 表示該變量數(shù)據(jù)逃逸到了堆上。
需要使用堆空間,所以逃逸,這沒什么可爭議的。但編譯器有時會將 不需要 使用堆空間的變量,也逃逸掉。這里是容易出現(xiàn)性能問題的大坑。網(wǎng)上有很多相關文章,列舉了一些導致逃逸情況,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多級間接賦值容易導致逃逸 。
這里的多級間接指的是,對某個引用類對象中的引用類成員進行賦值。Go 語言中的引用類數(shù)據(jù)類型有 func , interface , slice , map , chan , *Type(指針) 。
記住公式 Data.Field = Value ,如果 Data , Field 都是引用類的數(shù)據(jù)類型,則會導致 Value 逃逸。這里的等號 = 不單單只賦值,也表示參數(shù)傳遞。
根據(jù)公式,我們假設一個變量 data 是以下幾種類型,相應的可以得出結論:
下面給出一些實際的例子:
如果變量值是一個函數(shù),函數(shù)的參數(shù)又是引用類型,則傳遞給它的參數(shù)都會逃逸。
上例中 te 的類型是 func(*int) ,屬于引用類型,參數(shù) *int 也是引用類型,則調用 te(j) 形成了為 te 的參數(shù)(成員) *int 賦值的現(xiàn)象,即 te.i = j 會導致逃逸。代碼中其他幾種調用都沒有形成 多級間接賦值 情況。
同理,如果函數(shù)的參數(shù)類型是 slice , map 或 interface{} 都會導致參數(shù)逃逸。
匿名函數(shù)的調用也是一樣的,它本質上也是一個函數(shù)變量。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測試一下。
只要使用了 Interface 類型(不是 interafce{} ),那么賦值給它的變量一定會逃逸。因為 interfaceVariable.Method() 先是間接的定位到它的實際值,再調用實際值的同名方法,執(zhí)行時實際值作為參數(shù)傳遞給方法。相當于 interfaceVariable.Method.this = realValue
向 channel 中發(fā)送數(shù)據(jù),本質上就是為 channel 內部的成員賦值,就像給一個 slice 中的某一項賦值一樣。所以 chan *Type , chan map[Type]Type , chan []Type , chan interface{} 類型都會導致發(fā)送到 channel 中的數(shù)據(jù)逃逸。
這本來也是情理之中的,發(fā)送給 channel 的數(shù)據(jù)是要與其他函數(shù)分享的,為了保證發(fā)送過去的指針依然可用,只能使用堆分配。
可變參數(shù)如 func(arg ...string) 實際與 func(arg []string) 是一樣的,會增加一層訪問路徑。這也是 fmt.Sprintf 總是會使參數(shù)逃逸的原因。
例子非常多,這里不能一一列舉,我們只需要記住分析方法就好,即,2 級或更多級的訪問賦值會 容易 導致數(shù)據(jù)逃逸。這里加上 容易 二字是因為隨著語言的發(fā)展,相信這些問題會被慢慢解決,但現(xiàn)階段,這個可以作為我們分析逃逸現(xiàn)象的依據(jù)。
下面代碼中包含 2 種很常規(guī)的寫法,但他們卻有著很大的性能差距,建議自己想下為什么。
Benchmark 和 pprof 給出的結果:
熟悉堆棧概念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看透 Go 程序的性能問題,并進行優(yōu)化。
多級間接賦值會導致 Go 編譯器出現(xiàn)不必要的逃逸,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我們只需要修改一下數(shù)據(jù)結構就會使性能有大幅提升。這也是很多人不推薦在 Go 中使用指針的原因,因為它會增加一級訪問路徑,而 map , slice , interface{} 等類型是不可避免要用到的,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逃逸,只能拿指針開刀了。
大多數(shù)情況下,性能優(yōu)化都會為程序帶來一定的復雜度。建議實際項目中還是怎么方便怎么寫,功能完成后通過性能分析找到瓶頸所在,再對局部進行優(yōu)化。
寫一個接口認證的時候,密碼需要通過SHA1+HMAC加密以后轉base64,發(fā)現(xiàn)加密的結果不符合預期
shell里面通過命令生成的字符串 golang生產(chǎn)的結果有差別
具體的說,shell 生產(chǎn)的base64傳里面有'/',對應golang生產(chǎn)的是'_',例如下面案例
C語言中的一個等號和兩個等號區(qū)別為:性質不同、用途不同、影響不同。
一、性質不同
1、一個等號:一個等號是一種賦值運算符。
2、兩個等號:兩個等號是一種關系運算符。
二、用途不同
1、一個等號:一個等號用途是給一個對象賦值。
2、兩個等號:兩個等號用途是作為判斷語句的條件,對兩個對象進行比較。
三、影響不同
1、一個等號:一個等號會改變、影響被賦值對象的值。
2、兩個等號:兩個等號不會改變、影響被兩個比較對象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