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編譯器里面build一下,然后去\bin\debug目錄下找.exeexe就是可執(zhí)行文件了。運行的時候可能需要用到debug目錄下的其他文件(如配置文件、dll等),所以需要把debug下的所有文件都放到一起。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堅持“要么做到,要么別承諾”的工作理念,服務領域包括:網(wǎng)站建設、網(wǎng)站制作、企業(yè)官網(wǎng)、英文網(wǎng)站、手機端網(wǎng)站、網(wǎng)站推廣等服務,滿足客戶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向陽網(wǎng)站設計、移動媒體設計的需求,幫助企業(yè)找到有效的互聯(lián)網(wǎng)解決方案。努力成為您成熟可靠的網(wǎng)絡建設合作伙伴!
智能合約調用是實現(xiàn)一個 DApp 的關鍵,一個完整的 DApp 包括前端、后端、智能合約及區(qū)塊 鏈系統(tǒng),智能合約的調用是連接區(qū)塊鏈與前后端的關鍵。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智能合約調用的基礎原理。智能合約運行在以太坊節(jié)點的 EVM 中。因此要 想調用合約必須要訪問某個節(jié)點。
以后端程序為例,后端服務若想連接節(jié)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雙 方在同一主機,此時后端連接節(jié)點可以采用 本地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進 程間通信)機制,也可以采用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機制;另 一種情況是雙方不在同一臺主機,此時只能采用 RPC 機制進行通信。
提到 RPC, 讀者應該對 Geth 啟動參數(shù)有點印象,Geth 啟動時可以選擇開啟 RPC 服務,對應的 默認服務端口是 8545。。
接著,我們來了解一下智能合約運行的過程。
智能合約的運行過程是后端服務連接某節(jié)點,將 智能合約的調用(交易)發(fā)送給節(jié)點,節(jié)點在驗證了交易的合法性后進行全網(wǎng)廣播,被礦工打包到 區(qū)塊中代表此交易得到確認,至此交易才算完成。
就像數(shù)據(jù)庫一樣,每個區(qū)塊鏈平臺都會提供主流 開發(fā)語言的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件開發(fā)工具包),由于 Geth 本身就是用 Go 語言 編寫的,因此若想使用 Go 語言連接節(jié)點、發(fā)交易,直接在工程內導入 go-ethereum(Geth 源碼) 包就可以了,剩下的問題就是流程和 API 的事情了。
總結一下,智能合約被調用的兩個關鍵點是節(jié)點和 SDK。
由于 IPC 要求后端與節(jié)點必須在同一主機,所以很多時候開發(fā)者都會采用 RPC 模式。除了 RPC,以太坊也為開發(fā)者提供了 json- rpc 接口,本文就不展開討論了。
接下來介紹如何使用 Go 語言,借助 go-ethereum 源碼庫來實現(xiàn)智能合約的調用。這是有固定 步驟的,我們先來說一下總體步驟,以下面的合約為例。
步驟 01:編譯合約,獲取合約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應用二進制接口)。 單擊【ABI】按鈕拷貝合約 ABI 信息,將其粘貼到文件 calldemo.abi 中(可使用 Go 語言IDE 創(chuàng)建該文件,文件名可自定義,后綴最好使用 abi)。
最好能將 calldemo.abi 單獨保存在一個目錄下,輸入“l(fā)s”命令只能看到 calldemo.abi 文件,參 考效果如下:
步驟 02:獲得合約地址。注意要將合約部署到 Geth 節(jié)點。因此 Environment 選擇為 Web3 Provider。
在【Environment】選項框中選擇“Web3 Provider”,然后單擊【Deploy】按鈕。
部署后,獲得合約地址為:0xa09209c28AEf59a4653b905792a9a910E78E7407。
步驟 03:利用 abigen 工具(Geth 工具包內的可執(zhí)行程序)編譯智能合約為 Go 代碼。abigen 工具的作用是將 abi 文件轉換為 Go 代碼,命令如下:
其中各參數(shù)的含義如下。 (1)abi:是指定傳入的 abi 文件。 (2)type:是指定輸出文件中的基本結構類型。 (3)pkg:指定輸出文件 package 名稱。 (4)out:指定輸出文件名。 執(zhí)行后,將在代碼目錄下看到 funcdemo.go 文件,讀者可以打開該文件欣賞一下,注意不要修改它。
步驟 04:創(chuàng)建 main.go,填入如下代碼。 注意代碼中 HexToAddress 函數(shù)內要傳入該合約部署后的地址,此地址在步驟 01 中獲得。
步驟 04:設置 go mod,以便工程自動識別。
前面有所提及,若要使用 Go 語言調用智能合約,需要下載 go-ethereum 工程,可以使用下面 的指令:
該指令會自動將 go-ethereum 下載到“$GOPATH/src/github.com/ethereum/go-ethereum”,這樣還算 不錯。不過,Go 語言自 1.11 版本后,增加了 module 管理工程的模式。只要設置好了 go mod,下載 依賴工程的事情就不必關心了。
接下來設置 module 生效和 GOPROXY,命令如下:
在項目工程內,執(zhí)行初始化,calldemo 可以自定義名稱。
步驟 05:運行代碼。執(zhí)行代碼,將看到下面的效果,以及最終輸出的 2020。
上述輸出信息中,可以看到 Go 語言會自動下載依賴文件,這就是 go mod 的神奇之處??吹?2020,相信讀者也知道運行結果是正確的了。
一般命令
所謂一般命令,就是在一定時間內會執(zhí)行完的命令。比如 grep, cat 等等。 執(zhí)行命令的步驟是:連接,執(zhí)行,獲取結果
連接
連接包含了認證,可以使用 password 或者 sshkey 2種方式來認證。下面的示例為了簡單,使用了密碼認證的方式來完成連接。
import (
"fmt"
"time"
"golang.org/x/crypto/ssh"
)
func connect(user, password, host string, port int) (*ssh.Session, error) {
var (
auth []ssh.AuthMethod
addr string
clientConfig *ssh.ClientConfig
client *ssh.Client
session *ssh.Session
err error
)
// get auth method
auth = make([]ssh.AuthMethod, 0)
auth = append(auth, ssh.Password(password))
clientConfig = ssh.ClientConfig{
User: user,
Auth: auth,
Timeout: 30 * time.Second,
}
// connet to ssh
addr = fmt.Sprintf("%s:%d", host, port)
if client, err = ssh.Dial("tcp", addr, clientConfig);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 create session
if session, err = client.NewSession();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session, nil
}
連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提供登錄主機的 用戶*, *密碼*, *主機名或者IP*, *SSH端口
執(zhí)行,命令獲取結果
連接成功后,執(zhí)行命令很簡單
import (
"fmt"
"log"
"os"
"time"
"golang.org/x/crypto/ssh"
)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xxxxx", "127.0.0.1", 22)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session.Run("ls /; ls /abc")
}
上面代碼運行之后,雖然命令正常執(zhí)行了,但是沒有正常輸出的結果,也沒有異常輸出的結果。 要想顯示結果,需要將 session 的 Stdout 和 Stderr 重定向 修改 func main 為如下: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xxxxx", "127.0.0.1", 22)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session.Stdout = os.Stdout
session.Stderr = os.Stderr
session.Run("ls /; ls /abc")
}
這樣就能在屏幕上顯示正常,異常的信息了。
交互式命令
上面的方式無法遠程執(zhí)行交互式命令,比如 top , 遠程編輯一個文件,比如 vi /etc/nginx/nginx.conf 如果要支持交互式的命令,需要當前的terminal來接管遠程的 PTY。
func main() {
session, err := connect("root", "olordjesus", "dockers.iotalabs.io", 2210)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
}
defer session.Close()
fd := int(os.Stdin.Fd())
oldState, err := terminal.MakeRaw(fd)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terminal.Restore(fd, oldState)
// excute command
session.Stdout = os.Stdout
session.Stderr = os.Stderr
session.Stdin = os.Stdin
termWidth, termHeight, err := terminal.GetSize(fd)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Set up terminal modes
modes := ssh.TerminalModes{
ssh.ECHO: 1, // enable echoing
ssh.TTY_OP_ISPEED: 14400, // input speed = 14.4kbaud
ssh.TTY_OP_OSPEED: 14400, // output speed = 14.4kbaud
}
// Request pseudo terminal
if err := session.RequestPty("xterm-256color", termHeight, termWidth, modes); err != nil {
log.Fatal(err)
}
session.Run("top")
}
總結
好了,這樣就可以執(zhí)行交互式命令了,比如上面的 top 也可以通過 vi /etc/nginx/nignx.conf 之類的命令來遠程編輯文件。
Cgo 使得Go程序能夠調用C代碼. cgo讀入一個用特別的格式寫的Go語言源文件, 輸出Go和C程序, 使得C程序能打包到Go語言的程序包中.
舉例說明一下. 下面是一個Go語言包, 包含了兩個函數(shù) -- Random 和 Seed -- 是C語言庫中random和srandom函數(shù)的馬甲.
package rand
/*
#include stdlib.h
*/ import "C" func Random() int { return int(C.random()) } func Seed(i int) { C.srandom(C.uint(i)) }
我們來看一下這里都有什么內容. 開始是一個包的導入語句.
rand包導入了"C"包, 但你會發(fā)現(xiàn)在Go的標準庫里沒有這個包. 那是因為C是一個"偽包", 一個為cgo引入的特殊的包名, 它是C命名空間的一個引用.
rand 包包含4個到C包的引用: 調用 C.random和C.srandom, 類型轉換 C.uint(i)還有引用語句.
Random函數(shù)調用libc中的random函數(shù), 然后回返結果. 在C中, random返回一個C類型的長整形值, cgo把它輪換為C.long. 這個值必需轉換成Go的類型, 才能在Go程序中使用. 使用一個常見的Go類型轉換:
func Random() int { return int(C.random()) }
這是一個等價的函數(shù), 使用了一個臨時變量來進行類型轉換:
func Random() int { var r C.long = C.random() return int(r) }
Seed函數(shù)則相反. 它接受一個Go語言的int類型, 轉換成C語言的unsigned int類型, 然后傳遞給C的srandom函數(shù).
func Seed(i int) { C.srandom(C.uint(i)) }
需要注意的是, cgo中的unsigned int類型寫為C.uint; cgo的文檔中有完整的類型列表.
這個例子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我們沒有說到, 那就是導入語句上面的注釋.
/*
#include stdlib.h
*/ import "C"
Cgo可以識別這個注釋, 并在編譯C語言程序的時候將它當作一個頭文件來處理. 在這個例子中, 它只是一個include語句, 然而其實它可以是使用有效的C語言代碼. 這個注釋必需緊靠在import "C"這個語句的上面, 不能有空行, 就像是文檔注釋一樣.
Strings and things
與Go語言不同, C語言中沒有顯式的字符串類型. 字符串在C語言中是一個以0結尾的字符數(shù)組.
Go和C語言中的字符串轉換是通過C.CString, C.GoString,和C.GoStringN這些函數(shù)進行的. 這些轉換將得到字符串類型的一個副本.
下一個例子是實現(xiàn)一個Print函數(shù), 它使用C標準庫中的fputs函數(shù)把一個字符串寫到標準輸出上:
package print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import "C" import "unsafe" func Print(s string) { cs := C.CString(s) C.fputs(cs, (*C.FILE)(C.stdout)) C.free(unsafe.Pointer(cs)) }
在C程序中進行的內存分配是不能被Go語言的內存管理器感知的. 當你使用C.CString創(chuàng)建一個C字符串時(或者其它類型的C語言內存分配), 你必需記得在使用完后用C.free來釋放它.
調用C.CString將返回一個指向字符數(shù)組開始處的指錯, 所以在函數(shù)退出前我們把它轉換成一個unsafe.Pointer(Go中與C的void 等價的東西), 使用C.free來釋放分配的內存. 一個慣用法是在分配內存后緊跟一個defer(特別是當這段代碼比較復雜的時候), 這樣我們就有了下面這個Print函數(shù):
func Print(s string) { cs := C.CString(s) defer C.free(unsafe.Pointer(cs)) C.fputs(cs, (*C.FILE)(C.stdout)) }
構建 cgo 包
如果你使用goinstall, 構建cgo包就比較容易了, 只要調用像平常一樣使用goinstall命令, 它就能自動識別這個特殊的import "C", 然后自動使用cgo來編譯這些文件.
如果你想使用Go的Makefiles來構建, 那在CGOFILES變量中列出那些要用cgo處理的文件, 就像GOFILES變量包含一般的Go源文件一樣.
rand包的Makefile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include $(GOROOT)/src/Make.inc
TARG=goblog/rand
CGOFILES=\ rand.go\ include $(GOROOT)/src/Make.pkg
然后輸入gomake開始構建.
更多 cgo 的資源
cgo的文檔中包含了關于C偽包的更多詳細的說明, 以及構建過程. Go代碼樹中的cgo的例子給出了更多更高級的用法.
一個簡單而又符合Go慣用法的基于cgo的包是Russ Cox寫的gosqlite. 而Go語言的網(wǎng)站上也列出了更多的的cgo包.
最后, 如果你對于cgo的內部是怎么運作這個事情感到好奇的話, 去看看運行時包的cgocall.c文件的注釋吧.
直接嵌入c源代碼到go代碼里面
package main
/*
#include stdio.h
void myhello(int i) {
printf("Hello C: %d\n", i);
}
*/
import "C"
import "fmt"
func main() {
C.myhello(C.int(12))
fmt.Println("Hello Go");
}
需要注意的是C代碼必須放在注釋里面
import "C"語句和前面的C代碼之間不能有空行
運行結果
$ go build main.go ./main
Hello C: 12
Hello Go
分開c代碼到單獨文件
嵌在一起代碼結構不是很好看,很多人包括我,還是喜歡把兩個分開,放在不同的文件里面,顯得干凈,go源文件里面是go的源代碼,c源文件里面是c的源代碼。
$ ls
hello.c hello.h main.go
$ cat hello.h
void hello(int);
$ cat hello.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int i) {
printf("Hello C: %d\n", i);
}
$ cat main.go
package main
// #include "hello.h"
import "C"
import "fmt"
func main() {
C.hello(C.int(12))
fmt.Println("Hello Go");
}
編譯運行
$ go build ./main
Hello C: 12
Hello Go
編譯成庫文件
如果c文件比較多,最好還是能夠編譯成一個獨立的庫文件,然后go來調用庫。
$ find mylib main
mylib
mylib/hello.h
mylib/hello.c
main
main/main.go
編譯庫文件
$ cd mylib
# gcc -fPIC -shared -o libhello.so hello.c
編譯go程序
$ cd main
$ cat main.go
package main
// #cgo CFLAGS: -I../mylib
// #cgo LDFLAGS: -L../mylib -lhello
// #include "hello.h"
import "C"
import "fmt"
func main() {
C.hello(C.int(12))
fmt.Println("Hello Go");
}
$ go build main.go
運行
$ export LD_LIBRARY_PATH=../mylib
$ ./main
Hello C: 12
Hello Go
在我們的例子中,庫文件是編譯成動態(tài)庫的,main程序鏈接的時候也是采用的動態(tài)庫
$ ldd main
linux-vdso.so.1 = (0x00007fffc7968000)
libhello.so = ../mylib/libhello.so (0x00007f513684c000)
libpthread.so.0 = /lib64/libpthread.so.0 (0x00007f5136614000)
libc.so.6 = /lib64/libc.so.6 (0x00007f5136253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55d819227000)
理論上講也是可以編譯成整個一靜態(tài)鏈接的可執(zhí)行程序,由于我的機器上缺少靜態(tài)鏈接的系統(tǒng)庫,比如libc.a,所以只能編譯成動態(tài)鏈接。
本文主要介紹了Go語言中文件讀寫的相關操作。
文件是什么?
計算機中的文件是存儲在外部介質(通常是磁盤)上的數(shù)據(jù)集合,文件分為文本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os.Open() 函數(shù)能夠打開一個文件,返回一個 *File 和一個 err 。對得到的文件實例調用 close() 方法能夠關閉文件。
為了防止文件忘記關閉,我們通常使用defer注冊文件關閉語句。
Read方法定義如下:
它接收一個字節(jié)切片,返回讀取的字節(jié)數(shù)和可能的具體錯誤,讀到文件末尾時會返回 0 和 io.EOF 。 舉個例子:
使用for循環(huán)讀取文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
bufio是在file的基礎上封裝了一層API,支持更多的功能。
io/ioutil 包的 ReadFile 方法能夠讀取完整的文件,只需要將文件名作為參數(shù)傳入。
os.OpenFile() 函數(shù)能夠以指定模式打開文件,從而實現(xiàn)文件寫入相關功能。
其中:
name :要打開的文件名 flag :打開文件的模式。 模式有以下幾種:
perm :文件權限,一個八進制數(shù)。r(讀)04,w(寫)02,x(執(zhí)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