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統(tǒng)操作命令:
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是一家集網站建設,涇源企業(yè)網站建設,涇源品牌網站建設,網站定制,涇源網站建設報價,網絡營銷,網絡優(yōu)化,涇源網站推廣為一體的創(chuàng)新建站企業(yè),幫助傳統(tǒng)企業(yè)提升企業(yè)形象加強企業(yè)競爭力。可充分滿足這一群體相比中小企業(yè)更為豐富、高端、多元的互聯(lián)網需求。同時我們時刻保持專業(yè)、時尚、前沿,時刻以成就客戶成長自我,堅持不斷學習、思考、沉淀、凈化自己,讓我們?yōu)楦嗟钠髽I(yè)打造出實用型網站。
1. cat:可以顯示文件的內容(經常和more搭配使用),或將多個文件合并成一個文件。
2. chgrp:用來改變文件或目錄所屬的用戶組,命令的參數以空格分開的要改變屬組的文件列表,文件名支持通配符,如果用戶不是該文件的所有者,則不能改變該文件的所屬組。
3. chmod:用于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該命令有兩種用法:一種是使用圖形化的方法,另一種是數字設置法。
4. chown:用來將指定用戶或組為特定的所有者。用戶可以設置為用戶名或用戶ID,組可以是組名或組ID。特定的文件是以空格分開的可以改變權限的文件列表,文件名支持通配符。
5. clear:用來清除終端屏幕。
6. cmp:用來比較兩個文件的大小。
7. cp:(copy)可以將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其他目錄中,就如同Dos下的copy命令一樣,功能非常強大。在使用cp命令時,只需要指定源文件名或目標目錄即可。
8. cut:用來移除文件的部分內容。
9. diff:用來找出兩個文件的不同之處。
10. du: 用來顯示磁盤的剩余空間的大小。
11. file:用來顯示文件的類型。
12. find:用來在目錄中搜索文件,并執(zhí)行指定的操作。
13. head:只查看文件的頭幾行內容,而不必瀏覽整個文件。
14. ln:可以在文件之間創(chuàng)建鏈接,實際上是給某個文件指定一個訪問它的別名。
15. less:用法與more類似,可以查看超過一屏的文件內容,不同的是less除了可以按空格鍵向下顯示文件外,還可以利用方向鍵來滾動顯示文件,要結束瀏覽,只要在less的提示符“:”后按Q即可。
16. locate:可用于查找文件,且比find命令的搜索速度快。
17. ls(list):用來顯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子目錄列表。
18. mkdir(make directory):建立子目錄。
19. more:用于顯示內容超過一屏的文件,為了避免文件內容顯示瞬間就消失,可以使用more命令讓文件顯示滿一屏時暫停,在按下任意鍵的時候繼續(xù)顯示下一屏的內容。
20. rmkdir(remove directory):用來刪除“空”的子目錄或無用的目錄文件。
21. mv(move):可以將文件以及目錄移到其他位置,或更改文件以及目錄的名稱。
22. pico:可指定文本的編輯方式。
23.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可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目錄。
24. rm:用來刪除系統(tǒng)中過時或無用的文件,可以刪除目錄中的文件或目錄本身,對于鏈接文件,原有文件保持不變。
25. sort:將文本文件自動分類。
26. stat:用于顯示文件或文件系統(tǒng)的狀態(tài)。
27. Strings:顯示文件中要打印的字符串。
28. tail:輸出文件的結尾。
29. touch:改變文件的時間戳。
30. umask:用于啟動bash shell。
31. uniq:移除已分類文件中的重復文本行。
32. vi:啟動vi文本編輯器。
33. wc:顯示文件中字節(jié)、詞組合文本行的數目。
34. whereis:查找特定目錄下的原始程序,二進制程序或用戶手冊等文件的位置。
35. man:如果用戶對某個命令想了解更詳細的話,可使用此命令。
36. dd:復制一個文件。
37. df:查看一個文件系統(tǒng)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38. edquoat:設置用戶與用戶組的磁盤空間限制,即Windows系統(tǒng)中的配額。
39. fdformat:格式化軟盤。
40. fdisk:執(zhí)行Linux下的磁盤分區(qū)。
41. mkfs:建立一個Linux文件系統(tǒng)。
42. mkswap:創(chuàng)建一個Linux交換分區(qū)。
43. mount:掛載一個文件系統(tǒng)。
44. quota:限制和顯示用戶可用的磁盤空間。
45. swapon,swapoff:啟用或取消設備和文件的交換頁。
46. quotaon,quotaoff:啟用或取消quota限制。
47. umount:取消文件系統(tǒng)的裝備。
系統(tǒng)管理命令
1. finger:查詢用戶信息,也能查看默認的用戶環(huán)境。
2. ftp:標準的文件傳輸協(xié)議的用戶接口,是在網絡上傳輸文件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3. host:用于DNS查詢。
4. hostname:用于顯示或設置系統(tǒng)的主機名。
5. ifconfig:用于配置網卡接口。(可以使用down或up參數來禁用或啟用某個網卡接口)
6. mail:發(fā)送和接收郵件。
7. netstat:顯示網絡連接、路由表和網絡接口信息,用戶可以知道目前那些網絡連接正在運行。
8. ping:此命令用于測試本計算機和網絡上其它的計算機是否相連。
9. rlogin:遠程登陸命令,該命令與telnet命令很相似,允許用戶啟動遠程系統(tǒng)的交互會話。
10. rcp:rcp(remote file copy)命令是遠程文件復制命令,該命令用于在計算機之間復制文件,有兩中格式,一種格式用于文件動文件的復制,另一種用于把文件或目錄復制到其他文件目錄中。
11. route:此命令用于顯示或設置IP路由表。
12. tcpdump:此命令用于測試網絡的通信量。
13. talk:此命令可用于事項網絡用戶的適時交談,但是必須將雙方系統(tǒng)的信息加入各自的/etc/hosts文件中,以相互識別。
14. telnet:此命令用于通過網絡登陸遠程計算機,如同操作本地計算機一樣。
15. wall:wall(write all)命令可以用于發(fā)送消息給登陸本機的用戶。在發(fā)送消息時,可直接輸入要發(fā)送的消息,也可以把文件當成消息發(fā)送。
16. wget:此命令用于Linux環(huán)境下從Internet上下載文件,支持http和ftp協(xié)議,支持代理服務器和斷點連續(xù)傳功能,能夠遞歸遠程主機上的目錄,查找合乎要求的的文件并下載到本地硬盤上。Wget命令可以在后臺運行,截獲并忽略hantfup信號,因此用戶退出登陸后,仍可繼續(xù)運行。
17. ,bg:,bg命令是后臺執(zhí)行命令,有時候用戶執(zhí)行的程序可能要話很多時間,如果放在前臺執(zhí)行,可能無法繼續(xù)其他操作,最好將他放在后臺執(zhí)行。
18. fg:fg命令是前臺執(zhí)行命令,如果用戶有程序在后臺運行,可以通過fg命令將程序從后臺移到前臺執(zhí)行。
19. jobs:此命令用于顯示正在后臺執(zhí)行的任務清單。Bg,fg,jobs命令都屬于bash命令,
20. kill:此命令用于終止一個程序,例如:#[root@rathat9 root]kill 3793
21. ps:此命令用于顯示程序的狀態(tài)。
22. top:此命令用于顯示當前CPU進程。
23. at batch atp atrm:這些命令用于排序,檢查或刪除后臺運行的任務。
準確說,linux
不存在“用命令行登陸”的說法。
準確應該是從本地字符終端登陸。因為在登陸前,是沒有命令行的,命令行是一個用戶交互操作界面,在你還沒有登陸的時候,是不存在“命令行”的。
至于如何切換到本地字符終端,圖形狀態(tài)下用
ctrl
+
alt
+
f1
到
f6
即可,一般
linux
的設計都是
1-6
是字符終端,7
是圖形終端,部分發(fā)行版
f1
是字符終端,f2-f7
是字符終端。
你切換到這個終端里,就可以看到提示你輸入用戶名的提示了,輸入用戶名后回車就是輸入密碼。密碼無回顯,正確輸入后回車即可,別因為沒看到密碼哪一行按了鍵盤沒反應就覺得機器壞了。
1、ls命令
cd /root
ls #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的非隱藏文件
ls -a #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文件,包含隱藏文件
ls -l #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的非隱藏文件的詳情
ls -al #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文件,包含隱藏文件 的詳情
ls -lh #以列表形式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的非隱藏文件的大小(K M T)
ls -alh #以列表形式顯示所有文件,包含隱藏文件的文件大小(K M T)
常用的組合:
ls
ll #等價于 ls -l
ls /etc #顯示/etc目錄下的文件
2:pwd命令
用來顯示當前所在的路徑
絕對路徑: 從/目錄開始的路徑
/root
/etc/sysconf
/opt/server/data-integration/libswt/win64
相對路徑: 相對當前的路徑
3、mkdir命令
cd /root
mkdir mytest #在當前目錄創(chuàng)建文件夾
mkdir -p 111/222/333 #一次創(chuàng)建多級文件夾
mkdir /root/mydemo #使用絕對路徑來創(chuàng)建
mkdir mydemo2 #使用相對對路徑來創(chuàng)建
4、rm命令
這個命令既可以刪除文件,也可以刪除目錄
刪文件:
cd /root
rm a.txt #刪除時,會給出提醒確認,輸入y刪除,n不刪除
rm -f b.txt #強制刪除 等價于 rm -f /root/b.txt
rm ../dir2/b.txt
touch a.java b.java c.java
rm a.java b.java c.java #一次可以刪除多個文件
rm *.java -fr #可以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所有.java文件
cd dir
rm * -fr #刪除當前目錄的所有內容
刪目錄:
rm -r 111 #刪除目錄,依次提醒刪除
rm -rf mytest #強制刪除 等價于 rm mytest -fr
常用組合:
rm -fr 文件或目錄
5、cd命令
cd 命令可以進入一個目錄,類似于對windows上的文件夾進行雙擊
cd #直接cd 可以從任何一個目錄回到/root目錄
cd /root #進入root目錄
cd /opt/server/data-integration/system/
cd .. #回到上一級目錄
cd ../.. #回到上上一級目錄
cd - #可以在最近的兩次目錄之間切換
cd /root
mdkir dir1 dir2
cd dir1
cd ../dir2 #使用相對路徑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留仙二路/78號
6、歷史命令和table補全
使用上下方向鍵可以找出歷史命令
table鍵:
cd /opt/ #兩次table可以列出/opt目錄下所有的文件和子目錄
cd /opt/s #一次table可以自動補全目錄內容,前提是/opt目錄下只有一個s開頭的目錄
7、touch命令
cd /root
touch a.java #在當前目錄創(chuàng)建a.txt文件
touch b.java c.java #創(chuàng)建多個文件
touch /root/d.java #通過絕對路徑創(chuàng)建
8、mv命令
移動:
1、mv 文件 目錄 #將文件移動到目錄中區(qū)
cd /root/dir1
touch a.txt
mv a.txt /root/dir2 #等價于 mv a.txt ../dir2
2、 mv 目錄1 目錄2 #將目錄1移動到目錄2下面(前提是目錄2必須存在)
cd /root
mv dir2 dir1 #將dir2移動到dir1下面
重命名:
1、mv 文件1 文件2 #給文件重命名(文件2不能存在)
cd /root
mv a.txt aaa.txt #將a.txt 重命名為aaa.txt
2、mv 目錄1 目錄2 #給目錄重命名(目錄2不能存在)
cd /root
mv dir1 dirx #將dir1重命名為dirx
9、cat命令
顯示文件內容
cd /root
cat user.txt
10、cp命令
復制文件
cd /root
cp user.txt user2.txt
cp user.txt /opt/ #將當前目錄的user.txt 復制到/opt目錄,文件名保持不變
cp user.txt /opt.user2.txt #將當前目錄的user.txt 復制到/opt目錄,文件名改為user2.txt
cp /opt/server/data-integration/pan.sh ./ #將指定目錄里的文件復制到當前目錄(.后邊的/可以去掉)
cp /opt/server/data-integration/pan.sh ./dirx #將指定目錄里的文件復制到當前目錄下的dirx目錄(.后邊的/比可以去掉)
cp /opt/server/data-integration/pan.sh /root/dirx #作用同上
11、解壓和壓縮
Linux的壓縮包后綴一般是: .tar.gz
解壓:
.tar.gz
將snappy-1.1.1.tar.gz上傳到/root/dir1目錄
tar -zxvf snappy-1.1.1.tar.gz #默認解壓到當前目錄
tar -xvf snappy-1.1.1.tar.gz #默認解壓到當前目錄
tar -xvf snappy-1.1.1.tar.gz -C /opt #將壓縮包解壓到/opt目錄
.zip格式
unzip mysql-connector-java-8.0.13.zip #默認解壓到當前目錄
unzip -d /opt mysql-connector-java-8.0.13.zip #解壓到指定目錄
壓縮:
.tar.gz
tar -czvf snappy-1.1.1.tar.gz snappy-1.1.1 #將snappy-1.1.1文件夾進行打包壓縮
tar -czvf /root/dir/snappy-1.1.1.tar.gz /opt/server/snappy-1.1.1
.zip格式
zip -r mysql-connector-java-8.0.13.zip mysql-connector-java-8.0.13/
12、find命令
用來實現文件的查找
find / -name 'a.txt' #從/目錄開始查找a.txt文件
find / -name 'ins*' #從/目錄開始查找以ins開頭的文件
find / -type f -size +100M #查找/目錄下文件大小大于100M的文件
13、grep命令
grep lang anaconda-ks.cfg #從anaconda-ks.cfg文件中查找包含lang的內容
14、ps命令
ps #查看依賴終端的進程
ps -ef #查看Linux系統(tǒng)中所有的進程
15、kill命令
kill -9 進程的pid #每次啟動進程時,pid會發(fā)生變化,但是進程運行期間pid不會變化
16、管道 |
管道就是把前邊命令的結果作為后邊命令的輸入
ps -ef | grep mysql #查找和mysql相關的進程
ll /etc | grep java #在/etc目錄中查找java相關的文件
17、用戶的操作
用戶創(chuàng)建和密碼設置
useradd itheima #創(chuàng)建新用戶itheima
passwd itheima #設置用戶itheima密碼
用戶刪除
userdel -r itheima #刪除用戶itheima
18、文件的權限
所屬用戶: root 文件的創(chuàng)建者
所屬用戶組: root 和文件創(chuàng)建者在一個組的用戶
其他用戶: itcast 既不是文件創(chuàng)建者,也和文件創(chuàng)建者不在同一組
r: 可讀
w:可寫
x: 可執(zhí)行
chmod命令:
方式1:
chmod u+rw a.txt #在所屬用戶之前的權限基礎上添加可讀和可寫權限
chmod u=rw a.txt #將所屬用戶的權限直接修改為可讀,可寫
chmod +x #給所屬用戶,所屬用戶組和其他用戶全部加上可執(zhí)行權限
方式2:
chmod 777 a.txt #給所有用戶加上所有權限
19、clear命令
用來清屏
快捷鍵: ctrl + l
20、history命令
用來查看所有的歷史命令
21:vi編輯器的使用
vi a.txt #打開a.txt文件
vim a.txt #vim是vi的增強
22、網絡管理命令
hostname :查看主機名
修改主機名: /etc/hostname
ifconfig :查看ip地址
修改ip地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服務問題: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太過簡短了.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前幾天在一個考材上看到. linux的服務有三種啟動方式.
1 init
2 /etc/rcX.d
3 xinetd
我想由用戶從 shell啟動應該怎么也算是一種吧. 我對基本概念都不怎么清楚.
當用戶打開電源后,BIOS開機自檢,確定啟動設備,安裝啟動設備,啟動設備上面安裝的GRUB開始引導Linux,Linux首先先進行內核引導,通過跟切換,執(zhí)行init程序,init程序確定啟動級別,根據啟動級別進行系統(tǒng)初始化和運行的服務,然后返回init啟動終端,用戶通過驗證成功登陸Shell,這就是一個從開機到登陸的啟動過程。
一、硬件引導啟動
當用戶打開電源后POST開始自檢,檢測硬件設備是否確實或者存在故障(是否影響正常開機),如果不影響正常開機,就把任務交給BIOS。BIOS通過搜索,安裝啟動確定啟動設備,啟動項為硬盤,BIOS去讀取硬盤的前512字節(jié)到內存,找到BootLoader,確定GRUB
二、GRUB引導啟動內核
這一部分概況起來就是:GRUB程序加載執(zhí)行并開始引導kernel程序
Boot 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統(tǒng)內核運行之前運行的一小段程序。通過GRUB引導可以確定內核程序,因為引導扇區(qū)只有446字節(jié),GRUB只是一個小的程序安裝在里面,真正使用的在MBR后面的扇區(qū)存放,我們想使用Bootloader GRUB功能必須讀取后面的文件,Bootloader GRUB功能程序的運行和加載配置選項分為三個階段
Stage1階段:
Stage1階段其實就是執(zhí)行系統(tǒng)安裝時預先寫入到MBR的Bootloader中的程序。
Stage1階段的任務僅是將硬盤0柱面0磁道2扇區(qū)的內容讀入內存并執(zhí)行,它是Stage1.5階段或Stage2階段的入口,引導進入Stage1.5階段或Stage2階段。 在此Stage1階段,還沒有識別文件系統(tǒng)的能力。
Stage1.5階段:
stage1.5階段是stage1階段和stage2階段的中間橋梁。stage1.5階段具有識別啟動分區(qū)文件系統(tǒng)的能力,此后GRUB程序便有能力去訪問/boot分區(qū)下/grub目錄下的 stage2文件,并將stage2載入內存執(zhí)行。
Stage2階段
Stage2階段執(zhí)行時,首先會解析GRUB程序的配置文件grub.conf,并依配置文件決定是否顯示系統(tǒng)啟動菜單。然后加載內核鏡像到內存中,通過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內存虛擬根文件系統(tǒng)。此時控制權將轉交給內核程序。
三、內核引導啟動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在內存中建立虛擬根文件系統(tǒng)實現相關設備的驅動并建立和切換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統(tǒng)。
解壓內核鏡像加載到內存,以及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內存虛擬根文件系統(tǒng)后,內核開始驅動基本硬件,并調用虛擬根文件系統(tǒng)中的init程序加載驅動模塊初始化系統(tǒng)中各種設備的相關配置工作,其中包括CPU、I/O、存儲設備等。當所需的驅動程序加載完后,會根據grub.conf配置文件中“root=XXX”部分所指定的內容創(chuàng)建一個根設備,然后將根文件系統(tǒng)以只讀的方式掛載,并切換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統(tǒng)上,同時調用系統(tǒng)進程的/sbin/init程序,進入系統(tǒng)初始化階段。
四、系統(tǒng)初始化
這一步是通過/sbin/init,init程序準備軟件運行壞境,啟動系統(tǒng)服務
通過/etc/inittab文件確定運行級別,然后去執(zhí)行系統(tǒng)初始化腳本/etc/rc.sysinit,為用戶初始化用戶空間環(huán)境,在完成初始化后,根據運行級別,系統(tǒng)開始對應級別的目錄啟動服務,關閉那些不要的服務(里面S99local - ../rc.local)用戶自動服務啟動腳本
運行級別:為系統(tǒng)運行或維護等目的而設定;0-6:7個級別
0:關機
1:單用戶模式(root自動登錄), single, 維護模式
2: 多用戶模式,啟動網絡功能,但不會啟動NFS;維護模式
3:多用戶模式,正常模式;文本界面
4:預留級別;可同3級別
5:多用戶模式,正常模式;圖形界面
6:重啟
默認級別:3, 5
切換級別:init #
查看級別:runlevel ; who -r
五、啟動終端,用戶登錄
這一步是用戶登錄shell過程
如果沒有改變級別,默認情況執(zhí)行/sbin/mingetty打開6個純文本終端,讓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完成后,再調用login程序,核對密碼。如果密碼正確,就從文件 /etc/passwd 讀取該用戶指定的shell,然后啟動這個shell。更多Linux介紹請查看《Linux就該這么學》。
Linux httpd命令是Apache HTTP服務器程序。httpd為Apache HTTP服務器程序。直接執(zhí)行程序可啟動服務器的服務。
1、apahce啟動命令:推薦/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start apaceh啟動
2、apache停止命令:/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stop 停止
3、apache重新啟動命令:/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restart 重啟要在重啟 Apache 服務器時不中斷當前的連接,則應運行:/usr/local/sbin/apachectl graceful
如果apache安裝成為linux的服務的話,可以用以下命令操作:service httpd start 啟動service httpd restart 重新啟動service httpd stop 停止服務
4.httpd是Apache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HTTP)服務器的主程序。被設計為一個獨立運行的后臺進程,它會建立一個處理請求的子進程或線程的池。
通常,httpd不應該被直接調用,而應該在類Unix系統(tǒng)中由 apachectl 調用,在Windows NT/2000/XP/2003中作為服務運行和在Windows 95/98/ME中作為控制臺程序運行。
擴展資料
linux與windows對比
1、 編程篇
雖然五年已經過去了,但是系統(tǒng)編程的模式基本沒有什么改變,由于GPL的存在linux在編程效率上比windows要高不少,這是因為GPL公開程序代碼,這樣可以減少重復開發(fā),所以linux在編程模式上比windows要略微強點。
但是須知windows還是常用軟件的主要載體,所以windows下的軟件還是要移植到windows下的,當然有很多軟件還是一直就在windows下開發(fā)的,所以這點windows并不比linux弱的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8種引入的windows store,這樣的應用不知道可不可以在linux下開發(fā),貌似目前windows8 app都是在windows8下開發(fā)的。
2、運行平臺篇
linux系統(tǒng)可以運行在幾乎所有的硬件結構上,無論是intel、amd、arm處理器都可以,甚至我國的龍芯上跑的也是linux。而windows在更新到windows8后也實現了支持intel、amd和arm三大處理器架構。
但是相對而言,windows8 RT只能運行在特定的架構上并且不發(fā)售零售版,所以可以暫時不考慮。即linux比windows支持的處理器平臺多。
linux下處理器性能能否達到windows的標準還很難說,因為電源管理等諸多問題,linux并不一定能發(fā)揮硬件的全部效率。這點在顯卡上體現的特別明顯。
AMD的顯卡開源驅動只能實現顯卡一半的性能,所以在運行平臺上,linux兼容的更多,但是windows更完美,相對而言,只考慮運行平臺的話(能用)linux略占優(yōu)勢。
3、 硬件支持篇
linux的硬件支持除了顯卡外我感覺還是和windows保持同步的,比如usb3.0,HDMI等但在顯卡方面,尤其是雙顯卡方面linux就和windows差距明顯了,linux目前還沒有可靠的雙顯卡交火或者雙顯卡交互手段,所以就憑這一點linux在硬件支持方面占極大劣勢,
因為沒有雙顯卡支持會導致雙顯卡一直通電,能耗直線上升! 雖然linux的新內核早已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linux下顯卡驅動的不足也導致這方面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4、網絡篇
個人感覺除了google的chorme os外linux的網絡已經發(fā)展的登峰造極了,linux對網絡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畢竟GPL的基本交流手段就是網絡,所以網絡功能上linux很給力的,至于ipv6什么的windows和linux早就一樣哈皮了。
不過有一點就是flash player上的問題制約了linux網絡媒體的應用,因為flash player在linux占用的資源過高,導致性能下降……
5、 設備驅動篇
這個linux基本上什么設備都能認出來,但是能驅動的設備顯然沒有windows多,畢竟除了arm處理器外基本上每個硬件都會為windows寫驅動,但是能為linux寫驅動的就不多了,很多l(xiāng)inux驅動是用開源驅動的,這樣的話效率……
所以個人感覺windows的驅動比linux下強。
6、 UNIX能力篇
這個,我不太同意原作者設立這個指標的,畢竟linux是unix like系統(tǒng),而windows和這個不沾邊……所以UNIX能力肯定是linux強啊,但是不是還有原版的unix么,所以這點應該列入評價指標。
7、性能篇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點,原作者分為開放性、多用戶和多任務三個方面來進行的對比。開放性其實linux和windows都一樣的,都很開放,不過windows8相比前輩們有點保守,所以linux的開放性應該更好點。
多用戶方面,linux和windows都支持多個用戶,但是linux可以多用戶同時登陸,不過考慮到個人電腦的情況,這個指標一般沒有什么用。所任務,這點有很多測評,大家可以去百度或者google一下,一般大家都認為linux效率更高一點。
8、創(chuàng)新篇
我實際上很反對這種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的對比方式的。windows和linux都是操作系統(tǒng),為了實現類似的功能,出現多多少少一些類似是正常的。
就開發(fā)狀態(tài)而言,linux是開源的,而windows不開源,所以linux應該高點,但是不要忘了windows系統(tǒng)也能得到全世界的很多第三方軟件的支持,所以創(chuàng)新性而言雙方并沒有可比性,因該是在同一水平。
9、病毒防護篇
這一點毫無疑問是linux獲勝,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種可以在linux下大規(guī)模泛濫的病毒,而且linux的安全性完全是建立在其保守的內核設計上的,所以linux是很安全的。相對于windows雖然windows8在win7的基礎上又提高了很多,但是與linux還是有差距的。
實際上,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很多時候windows是必須犧牲防護性能的,所以能做到這點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真要超級安全的還FreeBSD是不是更安全呢?
10、穩(wěn)定篇
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上我感覺linux與windows不相上下,因為windows與linux都會崩潰,雖然windows崩潰原因很多,而linux崩潰大部分是有誤操作,但是二者的差距真心沒有那么大,而且windows實際上出現藍屏代碼什么的故障次數也已經比以前少多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Linux? 、人民網?Linux系統(tǒng)與Windows系統(tǒng)對比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