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迪杰斯特拉算法思想
Dijkstra算法主要針對的是有向圖的單元最短路徑問題,且不能出現(xiàn)權(quán)值為負的情況!Dijkstra算法類似于貪心算法,其應(yīng)用根本在于最短路徑的最優(yōu)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
最短路徑的最優(yōu)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
如果P(i,j)={Vi…Vk…Vs…Vj}是從頂點i到j(luò)的最短路徑,k和s是這條路徑上的一個中間頂點,那么P(k,s)必定是從k到s的最短路徑。
證明:
假設(shè)P(i,j)={Vi…Vk…Vs…Vj}是從頂點i到j(luò)的最短路徑,則有P(i,j)=P(i,k)+P(k,s)+P(s,j)。而P(k,s)不是從k到s的最短距離,那么必定存在另一條從k到s的最短路徑P(k,s),那么P(i,j)=P(i,k)+P(k,s)+P(s,j)
因此,Dijkstra算法描述如下:
Dijikstra算法描述如下:
假設(shè)存在G=
1)從V-S中選擇使dist[i]值最小的頂點i,將i加入到U中;
2)更新與i直接相鄰頂點的dist值。dist[j]=min{dist[j],dist[i]+matrix[i][j]}
3)直到S=V,所有頂點都包含進來了,算法停止。
二、 具體操作步驟
根據(jù)其算法思想,確立操作步驟如下:
(1) 初始時,S只包含起點s;U包含除s外的其他頂點,且U中頂點的距離為"起點s到該頂點的距離"[例如,U中頂點v的距離為(s,v)的長度,然后s和v不相鄰,則v的距離為∞]。
(2) 從U中選出"距離最短的頂點k",并將頂點k加入到S中;同時,從U中移除頂點k。
(3) 更新U中各個頂點到起點s的距離。之所以更新U中頂點的距離,是由于上一步中確定了k是求出最短路徑的頂點,從而可以利用k來更新其它頂點的距離;例如,(s,v)的距離可能大于(s,k)+(k,v)的距離。
(4) 重復(fù)步驟(2)和(3),直到遍歷完所有頂點。
三、代碼
def dijkstra(s, used, cost, distance, n): distance[s] = 0 while True: # v在這里相當于是一個哨兵,對包含起點s做統(tǒng)一處理! v = -1 # 從未使用過的頂點中選擇一個距離最小的頂點 for u in range(n): if not used[u] and (v == -1 or distance[u] < distance[v]): v = u if v == -1: # 說明所有頂點都維護到S中了! break # 將選定的頂點加入到S中, 同時進行距離更新 used[v] = True # 更新U中各個頂點到起點s的距離。之所以更新U中頂點的距離,是由于上一步中確定了k是求出最短路徑的頂點,從而可以利用k來更新其它頂點的距離;例如,(s,v)的距離可能大于(s,k)+(k,v)的距離。 for u in range(n): distance[u] = min(distance[u], distance[v] + cost[v][u]) return distance n, m, T = map(int, input().split()) # 標記數(shù)組:used[v]值為False說明改頂點還沒有訪問過,在S中,否則在U中! used = [False for _ in range(n)] # 距離數(shù)組:distance[i]表示從源點s到i的最短距離,distance[s]=0 distance = [float('inf') for _ in range(n)] # cost[u][v]表示邊e=(u,v)的權(quán)值,不存在時設(shè)為INF cost = [[float('inf') for _ in range(n)] for _ in range(n)] for _ in range(m): e = list(map(int, input().split())) cost[e[0] - 1][e[1] - 1] = e[2] dis1 = dijkstra(0, used[:], cost, distance[:], n) d1 = dis1[-1] dis2 = dijkstra(n-1, used[:], cost, distance[:], n) d2 = dis2[0] print((d1+d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