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是什么意思
七古是古詩的一種。每篇句數不拘,每句七字。七言古體詩的省稱從文學風貌論,七古的典型風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文章辨體序說》認為“七言古詩貴乎句語渾雄,格調蒼古”。但并非說七古就是純七言的古詩,事實上,雜古也歸為七古,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篇無一句七言,但卻歸入七古?! 」棚L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么理論根據的。簡單的說,七、五是以詩每句的字數而言的。
創(chuàng)新互聯建站專注于和靜企業(yè)網站建設,響應式網站,商城系統(tǒng)網站開發(fā)。和靜網站建設公司,為和靜等地區(qū)提供建站服務。全流程按需設計,專業(yè)設計,全程項目跟蹤,創(chuàng)新互聯建站專業(yè)和態(tài)度為您提供的服務
七古是什么意思七言古風,有別于七言格律,七言格律一般八句稱七律,四句稱七絕。不屬于格律詩范疇的七言古詩,稱七古。
詩的五言、七律、五古、七古、絕句都是指什么?都是指的詩體的分類
2、七律即七言律詩的簡稱,是一種詩的形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3、五古是古代漢族詩歌體裁之一。
4、七古是古代中國詩歌體裁的一種。每篇句數不拘,每句七字。七言古體詩的省稱。從文學風貌論,七古的典型風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文章辨體序說》認為"七言古詩貴乎句語渾雄,格調蒼古"。
5、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并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一、五言詩
五言詩是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自建安以來就最為詩家所重視,如鐘嶸在《詩品序》中所說: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因為這種詩歌體裁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而漢代恰為五言詩的成熟時期。正是在漢代,五言詩經過數百年自在自為的發(fā)展,終于脫離了緣事而發(fā)以敘事為主,從屬于音樂歌舞的民間歌謠、樂府歌辭階段,而躍進到重在個人抒情述志、具有獨立語言藝術特點的文人創(chuàng)作軌道,從而為詩歌自覺走上繁榮昌盛、成就輝煌的新時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言詩的出現最早源于民間歌謠。大約在春秋末、戰(zhàn)國初,民歌中就已經有了較之文繁而意少的四言體更便于容納雙音詞,以表現愈來愈豐富的社會現實生活和人們內心世界的五言體雛形。如《孟子·離婁上》所載楚地民歌《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到秦代則已出現完全規(guī)整,而且隔句用韻,音節(jié)更為舒展協(xié)調的《長城歌》。目前可以見到的漢代最早的五言體,是《史記·項羽本紀》張守節(jié)正義所引陸賈《楚漢春秋》的虞姬《和項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樂生!
此外,漢樂府清麗可喜的情歌《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也被認為是漢初的民歌。而像這樣優(yōu)美生動悅娛耳目的民歌,在武帝時被采入樂府后,必然會引起文人的注意,并有意識地模仿、學習?,F在看來以音樂歌舞侍奉皇帝的倡優(yōu)先行動起來了,李延年就有一首著名的《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五言詩代表作
1、《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3、《北征》
唐代: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
君誠中興主,經緯固密勿。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
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
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
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悅。
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蚣t如丹砂,或黑如點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巖谷互出沒。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
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夜深經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殘害為異物。
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fā)。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
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
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裋褐。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羅列。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
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
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
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新歸且慰意,生理焉能說。
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仰觀天色改,坐覺祆氣豁。
陰風西北來,慘澹隨回鶻。其王愿助順,其俗善馳突。
送兵五千人,驅馬一萬匹。此輩少為貴,四方服勇決。
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圣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軍請深入,蓄銳何俱發(fā)。
此舉開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禍轉亡胡歲,勢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
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奸臣竟菹醢,同惡隨蕩析。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
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微爾人盡非,于今國猶活。
凄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闥。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園陵固有神,掃灑數不缺?;突吞跇I(yè),樹立甚宏達。
4、《游子吟》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七律詩
詩體概說詩體的分類,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
漢魏六朝詩,一般稱為古詩,其中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個時期的文人詩。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樂府歌辭是由樂府機關采集,并為它配上樂譜,以便歌唱的?!段男牡颀垺犯菲f:"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詩、歌、樂府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樂府則兼指二者而言。后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中唐時白居易等掀起一個新樂府運動,創(chuàng)新題,寫時事,因而叫作新樂府。
唐以后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類。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在,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制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一般只限於五絕。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guī)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七律詩代表作
1、《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wēiyí)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3、《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4、《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三、五古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很少見的六言詩。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仿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于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guī)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排律,排律自然也是近體詩。排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律詩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guī)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于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②。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于古體詩,而律詩(包括排律)則屬于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于古體,有些屬于近體。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么理論根據的。
簡單的說,七、五是以詩每句的字數而言的。律詩的限制比較嚴格,而古體詩的限制比較松。?
五古代表作
1、《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2、《長干行》
唐·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yànyù)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zhì)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3、《望岳》
唐·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zì)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佳人》
唐·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四、七古全稱七言古體詩
古體詩類分五言古詩、七言古詩、雜言古詩三個欄目。專門列出古體詩組,意與律詩(近體詩)進行區(qū)分。古體詩不依律詩的平仄、粘、對、韻式等規(guī)定,句數也無定數。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雜言古詩指每句字數不為五、七言(如四言、六言等)的古體詩。雜言古詩除包括每句字數一致的古體詩外,還包含句中字數不一致的古體詩。
古體詩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音樂的,有歌、行、曲、辭等。
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范圍。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七古代表作
1、《燕歌行》
三國-魏: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2、《搗衣篇》
唐·劉希夷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風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閨閣寒。欲向樓中縈楚練,還來機上裂齊紈。
攬紅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悵盤桓。盤桓徙倚夜已久,
螢火雙飛入簾牖。西北風來吹細腰,東南月上浮纖手。
此時秋月可憐明,此時秋風別有情。君看月下參差影,
為聽莎間斷續(xù)聲。絳河轉兮青云曉,飛鳥鳴兮行人少。
攢眉緝縷思紛紛,對影穿針魂悄悄。聞道還家未有期,
誰憐登隴不勝悲。夢見形容亦舊日,為許裁縫改昔時。
緘書遠寄交河曲,須及明年春草綠。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為思君淚相續(xù)。
3、《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絕句
按照詩歌格律,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出現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zè)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愿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后,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fā)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見。
特點
律絕
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押韻。
絕句按字數分:五言絕句及七言絕句。
五絕
(1)平起式兩字壓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兩字壓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壓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壓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絕
(1)仄起式兩字壓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兩字壓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式三字壓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式三字壓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絕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沒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
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七絕中
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注: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韻。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
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后,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
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聯用對仗的,
但是,尾聯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用對仗的。
首尾兩聯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聯,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截取后二聯,尾聯不用對仗。
折疊古絕
古絕既然是和律絕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于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古絕:
⑴用仄韻(但這有爭議,有很多學者詩人認為律絕的標準是粘對律句,與韻的平仄無關);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如果不用律句,只能算是古絕。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
古絕和律絕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為在律詩興起以后,即使寫古絕,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響。
①依平仄類型來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當少見,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少些。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這一點也與律詩相同。
絕句代表作
1、《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絕句》
北宋·楊樸
昨夜西風爛漫秋,今朝東岸獨垂鉤。
紫袍不識衰衣客,曾對君王十二旒。
3、《絕句四首》
唐·杜甫
《四首(其一)》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四首(其二)》
欲作魚梁云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四首(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首(其四)》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描寫江南美景的詩句"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體裁:【七絕】類別:【羈旅】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作者:【杜甫】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澡蘭香淮安重午
年代:【宋】作者:【吳文英】體裁:【詞】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翦菖浦自酌。但悵望、一屢新蟾,隨人天角。
鶯啼序
年代:【宋】作者:【吳文英】體裁:【詞】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xiāng)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澹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吹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沈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
年代:【宋】作者:【陸游】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年代:【漢】作者:【漢無名氏】體裁:【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贈范曄
年代:【南北朝】作者:【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薩蠻
年代:【唐】作者:【韋莊】體裁:【詞】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
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江南曲
年代:【南北朝】作者:【柳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楊花曲
年代:【南北朝】作者:【湯惠休】
葳蕤華結情,婉轉風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
江南相思引,多嘆不成音。
黃鶴西北去,銜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
春人心生思,思心常為君。
南湖春早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體裁:【七律】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春夢
年代:【唐】作者:【岑參】體裁:【七古】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謁金門
年代:【宋】作者:【陳克】體裁:【詞】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細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年代:【唐】作者:【戴叔倫】體裁:【五律】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菩薩蠻
年代:【唐】作者:【馮延巳】體裁:【詞】
沉沉朱戶橫金鎖,
紗窗月影隨花過。
燭淚欲闌干,
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
千里香屏夢。
云雨已荒涼,
江南春草長。
夢江南
年代:【唐】作者:【皇甫松】體裁:【詞】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青玉案
年代:【唐】作者:【李煜】體裁:【詞】
梵宮百尺同云護,
漸白滿蒼苔路。
破臘梅花□早露。
銀濤無際,玉山萬里,
寒罩江南樹。
鴉啼影亂天將暮,
海月纖痕映煙霧。
修竹低垂孤鶴舞。
楊花風弄,鵝毛天剪,
總是詩人誤。
踏歌詞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體裁:【樂府】
日暮江南聞竹枝,
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盡時。
古別離
年代:【唐】作者:【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菩薩蠻
年代:【唐】作者:【韋莊】體裁:【詞】
如今卻憶江南樂,
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
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
白頭誓不歸。
玉樓春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織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露桃宮里隨歌管,—曲霓裳紅日晚。
歸來雙袖酒成痕,小字香箋無意展。
菩薩蠻
年代:【唐】作者:【溫庭筠】體裁:【詞】
寶函鈿雀金鸚鵬,
沉香閽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
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
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
此情誰得知。
玉蝴蝶
年代:【唐】作者:【溫庭筠】體裁:【詞】
秋風凄切傷離,
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
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
斷腸誰得知。
江南春
年代:【宋】作者:【寇準】體裁:【詞】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
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
蘋滿汀洲人未歸。
迷神引
年代:【宋】作者:【柳永】體裁:【詞】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xiāng)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洞仙歌
年代:【宋】作者:【蘇軾】體裁:【詞】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后,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年代:【宋】作者:【蘇軾】體裁:【詞】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題西太一宮壁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體裁:【詞】
柳葉鳴蜩綠暗,
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頭想見江南。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年代:【宋】作者:【王觀】體裁:【詞】
水是眼波橫,[1]
山是眉峰聚。[2]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3]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蝶戀花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金剪刀頭芳意動,
彩蕊開時,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曉妝呵盡香酥凍。
十二樓中雙翠鳳,
縹緲歌聲,記得江南弄。
醉舞春風誰可共,秦云已有鴛屏夢。
蝶戀花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夢入江南煙水路,
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蝶戀花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千葉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內樣妝先試。
月臉冰肌香細膩,風流新稱東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誰相比。
橫玉聲中吹滿地,好枝長恨無人寄。
胡搗練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小亭初報一枝梅,
惹起江南歸興。
搖蹼玉溪風景,
水漾橫斜影。
異香直到醉鄉(xiāng)中,
醉后還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并,
人與花爭瑩。
留春令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
十洲云水。
手捻紅箋寄人書,
寫無限、傷春事。
別浦高樓曾漫倚,
對江南千里。
樓下分流水聲中,
有當日、憑高淚。
菩薩蠻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江南未雪梅花白,
憶梅人是江南客。
猶記舊相逢,
淡煙微月中。
玉容長有信,
一笑歸來近。
懷遠上樓時,
晚云和雁低。
清商怨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庭花香信尚淺,最玉樓先暖。
夢覺春衾,江南依舊遠。
回紋錦字暗剪,
漫寄與、也應歸晚。
要問相思,天涯猶自短。
生查子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體裁:【詞】
春從何處歸,
試向溪邊問。
岸柳弄嬌黃,
隴麥回青潤。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菲近。
誰寄嶺頭梅,
來報江南信。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楊億】體裁:【詞】
江南節(jié)物,水昏云淡,飛雪滿前村。
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tài),的的寫天真。
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年代:【宋】作者:【周邦彥】體裁:【詞】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來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解連環(huán)
年代:【宋】作者:【周邦彥】體裁:【詞】
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
縱妙手能解連環(huán),似風散雨收,霧輕云薄。
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
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
汀州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言閑語,待總燒卻。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棄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憶秦娥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樓陰缺,欄桿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憶王孫
年代:【宋】作者:【姜夔】體裁:【詞】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卜算子
年代:【宋】作者:【張孝祥】體裁:【詞】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fā)。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詩的五言,七律,五古,七古,絕句,都是指什么?。?p>五言絕句是漢族詩歌體裁之一,屬于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guī)范的小詩,屬于近體詩范疇。有仄起、平起二格。此體源于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漢族民歌影響。到了唐代與近體律詩如孿生姐妹,并蒂雙花,以其嶄新的異彩出現在詩壇上。五言絕句僅二十字,便能展現出一幅幅清新的畫圖,傳達一種種真切的意境。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靜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八陣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等。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fā)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fā)展,成熟于杜甫。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于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于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七言古體詩:也稱為七古,為古體詩的一種,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七言;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并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云開衡岳積陰止,
天馬鳳凰春樹里。
年少崢嶸屈賈才,
山川奇氣曾鐘此。
君行吾為發(fā)浩歌,
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
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東風吹萬里。
丈夫何事足縈懷,
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
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
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
我返自崖君去矣。
1918年春
【譯詩】
白云亮出了南岳衡山積壓的陰雨已消散,
群峰間的天馬山鳳凰山都沉浸在春天的樹木里。
少年英雄心懷屈原賈誼之才華,
山河的靈氣曾鐘情于湘楚大地。
我將高歌一曲為我的朋友遠行送別,
鯤鵬展翅擊水就要從今天開始。
洞庭湖湘江水連袂高漲水連天,
大型巨艦正要往東邊直接進發(fā)。
不知怎的滿天愁悶當空漫卷,
幸好被萬里東風吹得全無了影蹤。
大丈夫豈能有事縈懷于心牽牽絆絆,
應該放眼全球視宇宙為一粒稊米。
天下動蕩哪里值得左顧右慮,
紛繁的人間大事任憑我友來料理。
首先要穩(wěn)得自己的身心,
胸中的萬千風云才能永保新與美。
從有名的人物到如今已有五百年了,
而這些人卻碌碌無為只剩下我們這群英杰。
在平浪宮前為友餞行飽含著多少情誼,
自成都的崇明到日本的對馬僅一衣帶水。
我友去日本鍛煉并書信往還,
我送友終須一別而友已去遠。
【賞析】
毛主席這首送友人東行去日本的送別詩,多為友人鼓氣并以雄偉之胸懷給友人以殷殷勉勵;其中許多話雖是對朋友說,其本質上亦是對自己說的。此詩直抒胸臆,充分體現了毛主席年輕時巨人般的襟懷以及“風華正茂”的英邁之氣,大大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送別之詩。
詩中的縱宇一郎是羅章龍先生早年的化名。羅章龍是湖南瀏陽人,毛主席青年時代的朋友,也是新民學會會員。
當時(即1918年春)新民學會大部分會員面臨畢業(yè)后的去向問題,許多青年都傾向于出國繼續(xù)學習,而且那時赴日留學之風頗盛,因此毛澤東與新民學會干事會也派羅章龍等人去日本。為送友人遠行,學會在長沙北門外的平浪宮舉行聚餐餞行,毛澤東以“二十八畫生”(“毛澤東”三字,繁體字共二十八畫)的筆名作這首《七古》相贈,為朋友遠行慨發(fā)浩歌,并以此互為勉勵。
此詩一開篇二句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楚湘大地的春景圖,連日積蓄的陰云終于被一片碧空蕩開,岳麓山諸峰亮出了青朗高華的姿容,其中天馬山、鳳凰山也裹在深春的碧綠中,祖國江山在蓬勃春華里讓大家也感到欣喜。
接下來二句寫湖南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先以一句“年少崢嶸屈賈才”贊友人,接著指出屈原、賈誼也都出自湘楚這個靈秀之地。清代曾國藩在題湘鄉(xiāng)東皋書院聯時稱:“漣水湘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鐘英哲。”而今長沙岳麓書院門聯仍是二聯:“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痹诤系臍v史上不僅涌現過屈原、賈誼,而且在近代更是群英璀璨,有譚嗣同、唐才常、黃興、宋教仁、蔣翊武、陳天華、蔡鍔、楊度等一大批英雄豪杰,形成“楚境一隅,經營天下”之勢。連梁啟超也發(fā)出這樣的浩嘆:“可以強天下而保中國者,莫湘人若也!”(引自梁任公《南學會敘》)如今又一批不辜負湘楚靈秀之氣的青年俊才正在崛起,的確屈指算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湖南精英若群星耀河漢。
然后,詩人從第五句起,開始轉入送友的主題,詩人當歌一曲,以激勵友人從此如鯤鵬般展翅擊浪向前進。就連洞庭湖、湘江水也感動得卷起大波浪搖曳蒼天,而巨型船只也將載友出發(fā)。而離愁別緒不知為何漫天散開,這里也與開始陰雨連綿的天氣相應和,天陰人也愁。但已“云開衡岳”,東風吹萬里,多好呀,愁悶為之蕩滌盡凈。
詩人從第十一句起,開始勸勉朋友,同時警醒自己:大丈夫坦坦蕩蕩,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哪會因一點小事縈懷于心,有所牽絆;大丈夫應放眼天下,傲視環(huán)宇,區(qū)區(qū)宇宙在大丈夫眼中不過為一粒稊米而已,不足道哉;天下動蕩,時局變亂,大丈夫不必憂慮,人世間的風云變幻自會任吾輩來料理。現在最重要的是穩(wěn)住自己的身心,做到“修身,齊家”然后才是“治國,平天下”,只要”管卻”了自身,胸中萬千風云才會日日常新,月月前進。孟子早就說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倍裉煺浅霈F新王的大好時機,因這些偽名人,偽掌權者全是碌碌無為;而天將降大任予我輩同人,打一片新江山非我輩莫屬。這是何等的理想和抱負,詩人對國家命運萬般關切,自覺身系祖國交予的重任,并叮嚀囑咐朋友不要辜負時代對我輩青年的殷切期望。
全詩最后四句,再次抵達送行主題,以豪氣兼并柔情。詩人與一群新民學會同仁為去日本的縱宇一郎一行在長沙北門外一道教勝地平浪宮前把酒餞行,在云開日出,萬里東風的春天,同志們飲酒暢談,心境壯闊歡喜,其中飽含了多少道不盡的友情。而前去日本只隔海相望,一衣帶水,“天涯若比鄰”,大家仍會心心相印,書信往還,相互鼓舞的,而友人去日本學好本事日后也將報效祖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我在此別過,君已去遠矣。
最末一行化用《莊子·山木》中的:“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此處可見,詩人自小文藝功底豐厚,尤其中國古代文化的修養(yǎng)可謂語熟于胸而又有日月之新美。所以在這里信手拈來莊子的一行,用于全詩結尾,絕不費力卻又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