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Python程序員可能是這樣寫main()函數的:
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公司專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綜合服務,包含不限于成都網站設計、網站制作、彰武網絡推廣、小程序開發(fā)、彰武網絡營銷、彰武企業(yè)策劃、彰武品牌公關、搜索引擎seo、人物專訪、企業(yè)宣傳片、企業(yè)代運營等,從售前售中售后,我們都將竭誠為您服務,您的肯定,是我們最大的嘉獎;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公司為所有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彰武建站搭建服務,24小時服務熱線:028-86922220,官方網址:www.cdcxhl.com
"""Module docstring.
This serves as a long usage message.
"""import sysimport getoptdef main():
# parse command line options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sys.argv[1:], "h", ["help"]) except getopt.error, msg: print msg print "for help use --help"
sys.exit(2) # process options
for o, a in opts: if o in ("-h", "--help"): print __doc__
sys.exit(0) # process arguments
for arg in args:
process(arg) # process() is defined elsewhere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Guido也承認之前自己寫的main()函數也是類似的結構,但是這樣寫的靈活性還不夠高,尤其是需要解析復雜的命令行選項時。為此,他向大家提出了幾點建議。
添加可選的 argv 參數
首先,修改main()函數,使其接受一個可選參數 argv,支持在交互式shell中調用該函數:
def main(argv=None):
if argv is None:
argv = sys.argv # etc., replacing sys.argv with argv in the getopt() call.1234
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動態(tài)地提供 argv 的值,這比下面這樣寫更加的靈活:
def main(argv=sys.argv):
# etc.12
這是因為在調用函數時,sys.argv 的值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可選參數的默認值都是在定義main()函數時,就已經計算好的。
但是現在sys.exit()函數調用會產生問題:當main()函數調用sys.exit()時,交互式解釋器就會推出!解決辦法是讓main()函數的返回值指示退出狀態(tài)(exit status)。因此,最后面的那行代碼就變成了這樣:
if __name__ == "__main__":
sys.exit(main())12
并且,main()函數中的sys.exit(n)調用全部變成return n。
定義一個Usage()異常
另一個改進之處,就是定義一個Usage()異常,可以在main()函數最后的except子句捕捉該異常:
import sysimport getoptclass Usage(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msg):
self.msg = msgdef main(argv=None):
if argv is None:
argv = sys.argv try: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argv[1:], "h", ["help"]) except getopt.error, msg: raise Usage(msg) # more code, unchanged
except Usage, err: print sys.stderr, err.msg print sys.stderr, "for help use --help"
return 2if __name__ == "__main__":
sys.exit(mai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這樣main()函數就只有一個退出點(exit)了,這比之前兩個退出點的做法要好。而且,參數解析重構起來也更容易:在輔助函數中引發(fā)Usage的問題不大,但是使用return 2卻要求仔細處理返回值傳遞的問題。
大致羅列一下:
一、全局解釋器鎖(GIL)
1、什么是全局解釋器鎖
每個CPU在同一時間只能執(zhí)行一個線程,那么其他的線程就必須等待該線程的全局解釋器,使用權消失后才能使用全局解釋器,即使多個線程直接不會相互影響在同一個進程下也只有一個線程使用cpu,這樣的機制稱為全局解釋器鎖(GIL)。GIL的設計簡化了CPython的實現,使的對象模型包括關鍵的內建類型,如:字典等,都是隱含的,可以并發(fā)訪問的,鎖住全局解釋器使得比較容易的實現對多線程的支持,但也損失了多處理器主機的并行計算能力。
2、全局解釋器鎖的好處
1)、避免了大量的加鎖解鎖的好處
2)、使數據更加安全,解決多線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狀態(tài)同步
3、全局解釋器的缺點
多核處理器退化成單核處理器,只能并發(fā)不能并行。
4、GIL的作用:
多線程情況下必須存在資源的競爭,GIL是為了保證在解釋器級別的線程唯一使用共享資源(cpu)。
二、同步鎖
1、什么是同步鎖?
同一時刻的一個進程下的一個線程只能使用一個cpu,要確保這個線程下的程序在一段時間內被cpu執(zhí),那么就要用到同步鎖。
2、為什么用同步鎖?
因為有可能當一個線程在使用cpu時,該線程下的程序可能會遇到io操作,那么cpu就會切到別的線程上去,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該程序結果的完整性。
3、怎么使用同步鎖?
只需要在對公共數據的操作前后加上上鎖和釋放鎖的操作即可。
4、同步鎖的所用:
為了保證解釋器級別下的自己編寫的程序唯一使用共享資源產生了同步鎖。
三、死鎖
1、什么是死鎖?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或進程在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中,因爭奪資源或者程序推進順序不當而相互等待的一個現象。
2、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互斥條件、請求和保持條件、不剝奪條件、環(huán)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預防死鎖、避免死鎖(銀行家算法)、檢測死鎖(資源分配)、解除死鎖:剝奪資源、撤銷進程
四、遞歸鎖
在Python中為了支持同一個線程中多次請求同一資源,Python提供了可重入鎖。這個RLock內部維護著一個Lock和一個counter變量,counter記錄了acquire的次數,從而使得資源可以被多次require。直到一個線程所有的acquire都被release,其他的線程才能獲得資源。遞歸鎖分為可遞歸鎖與非遞歸鎖。
五、樂觀鎖
假設不會發(fā)生并發(fā)沖突,只在提交操作時檢查是否違反數據完整性。
六、悲觀鎖
假定會發(fā)生并發(fā)沖突,屏蔽一切可能違反數據完整性的操作。
python常用的加鎖方式:互斥鎖、可重入鎖、迭代死鎖、互相調用死鎖、自旋鎖大致羅列一下:
一、全局解釋器鎖(GIL)
1、什么是全局解釋器鎖
每個CPU在同一時間只能執(zhí)行一個線程,那么其他的線程就必須等待該線程的全局解釋器,使用權消失后才能使用全局解釋器,即使多個線程直接不會相互影響在同一個進程下也只有一個線程使用cpu,這樣的機制稱為全局解釋器鎖(GIL)。GIL的設計簡化了CPython的實現,使的對象模型包括關鍵的內建類型,如:字典等,都是隱含的,可以并發(fā)訪問的,鎖住全局解釋器使得比較容易的實現對多線程的支持,但也損失了多處理器主機的并行計算能力。
2、全局解釋器鎖的好處
1)、避免了大量的加鎖解鎖的好處
2)、使數據更加安全,解決多線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狀態(tài)同步
3、全局解釋器的缺點
多核處理器退化成單核處理器,只能并發(fā)不能并行。
4、GIL的作用:
多線程情況下必須存在資源的競爭,GIL是為了保證在解釋器級別的線程唯一使用共享資源(cpu)。
二、同步鎖
1、什么是同步鎖?
同一時刻的一個進程下的一個線程只能使用一個cpu,要確保這個線程下的程序在一段時間內被cpu執(zhí),那么就要用到同步鎖。
2、為什么用同步鎖?
因為有可能當一個線程在使用cpu時,該線程下的程序可能會遇到io操作,那么cpu就會切到別的線程上去,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該程序結果的完整性。
3、怎么使用同步鎖?
只需要在對公共數據的操作前后加上上鎖和釋放鎖的操作即可。
4、同步鎖的所用:
為了保證解釋器級別下的自己編寫的程序唯一使用共享資源產生了同步鎖。
三、死鎖
1、什么是死鎖?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或進程在執(zhí)行程序的過程中,因爭奪資源或者程序推進順序不當而相互等待的一個現象。
2、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互斥條件、請求和保持條件、不剝奪條件、環(huán)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預防死鎖、避免死鎖(銀行家算法)、檢測死鎖(資源分配)、解除死鎖:剝奪資源、撤銷進程
四、遞歸鎖
在Python中為了支持同一個線程中多次請求同一資源,Python提供了可重入鎖。這個RLock內部維護著一個Lock和一個counter變量,counter記錄了acquire的次數,從而使得資源可以被多次require。直到一個線程所有的acquire都被release,其他的線程才能獲得資源。遞歸鎖分為可遞歸鎖與非遞歸鎖。
五、樂觀鎖
假設不會發(fā)生并發(fā)沖突,只在提交操作時檢查是否違反數據完整性。
六、悲觀鎖
假定會發(fā)生并發(fā)沖突,屏蔽一切可能違反數據完整性的操作。
python常用的加鎖方式:互斥鎖、可重入鎖、迭代死鎖、互相調用死鎖、自旋鎖
1.python中數據類型,int,float,復數,字符,元組,做全局變量時需要在函數里面用global申明變量,才能對變量進行操作。
而,對象,列表,詞典,不需要聲明,直接就是全局的。
2.線程鎖mutex=threading.Lock()
創(chuàng)建后就是全局的。線程調用函數可以直接在函數中使用。
mutex.acquire()開啟鎖
mutex=release()關閉鎖
要注意,死鎖的情況發(fā)生。
注意運行效率的變化:
正常1秒,完成56997921
加鎖之后,1秒只運行了531187,相差10倍多。
3.繼承.threading.Thread的類,無法調用__init__函數,無法在創(chuàng)建對象時初始化新建的屬性。
4.線程在cpu的執(zhí)行,有隨機性
5. 新建線程時,需要傳參數時,args是一個元組,如果只有一個參數,一定后面要加一個,符號。不能只有一個參數否則線程會報創(chuàng)建參數錯誤。threading.Thread(target=fuc,args=(arg,))